中新社廈門11月30日電 (記者 楊伏山)2023年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簡稱“農博會”)30日在廈門開幕。參會臺農臺商向中新社記者表示,這是兩岸交流很好的平臺,為他們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本屆農博會以“兩岸農情 融合發展”為主題,以展示展銷為媒,促進兩岸人員、信息、文化、技術交流交往。
在兩岸農博會上,來自高雄的臺農王金都帶來自主研發培養的非轉基因木瓜、蜜桃百香果,進行現場分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他說,農博會是兩岸交流很好的平臺,能讓臺灣人了解大陸的市場。
2000年就前來大陸發展的王金都,從事農業種植,至今在廣東湛江、廣西南寧、海南等地建有種植基地。他告訴記者,目前在福建漳州設立一家分公司,正在找地投資種植新品種,做一個示范基地,帶動當地農民振興鄉村。
臺商謝東慶27年前來到福建漳平種植臺式烏龍茶,茶葉品質跟臺灣高山茶不分伯仲。他還引種櫻花,使櫻花茶園成為當地有名的打卡地。在他看來,福建近期公布的首批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15條政策措施,其中包括“臺農貸”線上辦理升級版、深化閩臺鄉建鄉創合作等,為臺農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這也吸引了不少臺農此次特別組團前來,踴躍參加兩岸農博會?!敝x東慶說,有這么好的平臺,很多年輕人都來這邊創業。
為期3天的此次兩岸農博會,還將舉辦海峽兩岸農業融合發展論壇、優質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會、“鄉創鄉建振興有我”兩岸青年交流會等活動。臺灣農會理事長黃瑞吉認為,對于臺商臺農,大陸政策這么好,鼓勵他們到大陸來,“有機會就要來大陸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