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正在東僑這片熱土上扎實開展,東僑開發區將矢志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好傳統好做法,把它作為服務好新時期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東僑開發區堅持黨建引領,緊緊圍繞“服務金娃娃,壯大產業鏈”這條主線,堅持以學促干、磨煉真功,突出強化本領“學”在深處,調查研究“行”在實處,推動發展“做”在細處,不斷增強服務民營發展動能,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檢驗主題教育成效。
強化本領“學”在深處 打造招商引資“強磁場”
東僑開發區始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作為理論武裝的重要內容,深入踐行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不斷深化對招商引資的認識,精準繪就產業發展新藍圖。通過不定期開展項目招商會商會、學習研討“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領導干部帶頭深入企業開展新思想宣講活動等,進一步深化產業認識,牢固樹立支持企業發展,大抓民營經濟的鮮明導向。
為充分汲取先進地區經驗,東僑開發區黨工委主要領導深入踐行“一把手”招商責任,立足東僑產業發展現狀,今年來,組織帶隊到全國先進地區、先進企業學習考察10次。同時,出臺《2023年推進產業鏈長制招商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成立工作專班,主動靠前服務企業。截至三季度,全區共簽約項目39個,總投資113.4485億元,占年度招商任務84%,序時推進招商工作。
調查研究“行”在實處 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項目建設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源動力,為助力項目建設發展,東僑開發區在強化要素資源供給、提升服務保障能力等方面做足了文章。今年以來,東僑開發區堅持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工作制度,大力開展“調查研究下基層、解決問題在一線”行動,引導黨員干部深入項目一線,破解疑難問題。開發區掛鉤領導定期帶頭深入項目一線開展調查研究,通過召開碰頭會、現場推進會等方式,及時協調解決征地糾紛信訪、資金短缺等突出問題。以一線跟蹤考核干部工作為抓手,深化“賽場選馬”行動,精選13個“敢為爭先”工作專班,涵蓋45個重點項目,7個重點工作,選派142名黨員干部深入到攻堅重點項目、重點工作一線,著力打通項目推進的堵點痛點難點。創新“四服務”機制,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組織精干力量,開展上門服務、專班服務、代辦式服 務、項目會商機制服務,努力當好項目建設“服務員”。
“我們將開展主題教育與推進省、市重點項目相結合,堅持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工作制度,注重教育引導全區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到重點項目一線,以強化理論學習指導項目推進,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建設難題,確保在以學促干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睎|僑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昱晨說。
在寧德市首批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試點項目寧德鋰電智能制造配套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東僑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組建寧德鋰電智能制造配套產業園建設專班,通過加強與市直部門、蕉城區協調聯動,多點發力扎實做好安征遷、項目報批等工作,有序推進項目順利動工建設。
推動發展“做”在細處 做優企業服務“新樣板”
日前,東僑政務服務中心聯合“營商診室”專家團隊到寧德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寧德市星宇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上門巡診”,為企業在安全生產、節能減排、知識產權等方面提供一對一的專業指導,著力解決好企業生產運行中的“急難愁盼”問題。
“今年5月以來,我們針對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痛點、難點問題,通過‘專家坐診巡診’的服務模式,凝心聚力打通企業發展脈絡,以解決問題實效體現主題教育的成效?!睎|僑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翁詩赟說。
東僑作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民營經濟始終是驅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今年以來,東僑開發區以“專家坐診”服務模式為抓手,打造“政府—企業—專家團隊”共商共建共享平臺,企業服務專員聯合巡診專家,作為“會診探針”定期聯絡走訪企業,調研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充分發掘企業潛藏的經營風險隱患。同時,搭建多元化公共服務平臺,充分發揮政府公共科技資源供給中的主導作用,構建多層次、特色化的科技公共服務體系,設立福建能源器件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福建理工大學寧德新能源研究院、鋰電新能源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保護中心等服務載體,加速科技、人才、教育等創新要素資源聚集,助力民營企業創新發展。
東僑開發區重點圍繞服務“金娃娃”目標任務,突出需求導向,深化服務專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工作做實做細做深,致力于打造“寧德服務”的“東僑樣板”。由開發區黨工委主要領導牽頭組建服務企業專班,下設服務業、工業、建筑業等5個領域工作組,結合“三級會商+”問題化解機制,目前已累計對接企業602家,收集企業問題與訴求1058件,已協調解決932件。梳理確定涉及民營經濟發展的區級整改整治問題4個,研究制定整改措施14條,已完成整改措施8條。這一連串的數據的背后正是東僑踐行“四下基層”,全力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