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機遇期的世界一流期刊建設正面臨高質量人才“跟不上趟”的困局。(12月25日《中國青年報》)
趕上了機遇期,卻遭遇“人才瓶頸”,這是一些科技期刊近年來遇到的突出問題。如今,一流學科、一流期刊、一流科學家正在形成協同發展的紐帶關系。然而,國內的科技期刊缺少以科學家為期刊創辦者和要職擔任者的戰略人才,也缺少跨學科、跨領域、復合型人才。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的時代背景下,沒有戰略人才的引領和復合型人才的推動,科技期刊就難以為科技創新提供支撐力??梢?,科技期刊發展中的突出矛盾不是表面上的人才缺口大,而是人才結構性短缺問題。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梧桐樹”越繁茂,“金鳳凰”才會越多??萍计诳活^連接著學術界,一頭連接著受眾,承擔著發現、記錄、傳播科技成果的功能。只有有力助推原創性成果的產生,有力扶持創新型人才的成長,科技期刊這棵“梧桐樹”才會本固根深、枝榮葉茂。換言之,科技期刊需要深度融入科技創新活動,成為引導科研人員關注前沿科學問題的“領航員”,才能更好地推動學術創新,并突破自身發展中的“人才瓶頸”。
現在的科技期刊“參天大樹”不多,人才吸引力不足。所以,當務之急是擺脫科技期刊出版“小而散”的境地,讓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要改變“借船出海”、依賴海外平臺出版的狀況,堅持開門辦刊、“造船出海”,讓我國科技期刊到世界舞臺上去爭創一流。要加快數字化升級,加快向知識服務的方向轉型。當辦刊和科技創新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科技期刊“人才之渴”就能得到有效解決。
來源:廣州日報
記者: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