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孩乳牙發黑,家長想著以后要換牙便沒在意。沒想到半年后,孩子牙齒劇痛,臉腫成了包子。帶到醫院一檢查,一口乳牙全都壞了。29日,口腔科醫生提醒,乳牙發生齲齒后應盡早治療,否則不僅會“連累”旁邊的好牙,還會波及下面尚未萌出的恒牙。
武漢王女士5歲的女兒昕昕近日哭著喊“牙齒疼”。王女士一看,女兒的臉腫起來了,完全不能吃東西,她趕緊帶著孩子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口腔科。接診的程娟醫生仔細檢查后,發現昕昕全口乳牙都有不同程度的齲壞,尤其是右上乳磨牙齲壞程度很深,已經引起根尖周炎。王女士很驚訝,坦言其實早在半年前就發現女兒有幾顆牙齒發黑,但想著乳牙反正早晚都要換,而且不痛不癢,也就并未太在意,沒想到會發展得這么嚴重。
程娟耐心解釋,乳牙齲病是兒童很常見的疾病。在第四次全國流行病學調查中,我國5歲兒童齲病發生率高達71.9%,治療率卻較低。主要原因在于家長對乳牙齲病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嚴重不足,普遍持有“乳牙早晚會換,等換牙后就沒事了,所以不用管”的錯誤觀念。經過治療,昕昕的牙痛明顯好轉。
齲齒就是俗話說的蛀牙。程娟提醒,乳牙齲病不僅會影響咀嚼功能,還不利于后續恒牙生長。齲壞的牙齒下面就是將要替換的恒牙,特別是乳牙存在大面積深齲時,細菌感染會向下發展,對周圍牙槽骨產生慢性炎癥,影響恒牙的正常發育和萌出,造成牙齒畸形,干擾正常萌出,出現錯頜畸形和面部發育不對稱等問題。
避免乳牙齲齒的發生,關鍵是早期預防,健康飲食。家長應幫助孩子養成科學護齒的好習慣,做到早晚認真刷牙,飯后及時漱口,定期涂氟也能幫助預防齲齒。“飲食中減糖非常重要。”她解釋,糖是引起齲齒的重要危險因素,日均糖攝入量最多不超過30克,高糖零食如糖果、巧克力、糕點、餅干、果脯類和飲料等都要嚴格控制。
此外,積極引導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的食物,并定期帶孩子到醫療機構進行專業的口腔檢查。建議每年檢查1—2次,以便及早發現和干預齲齒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蛀牙細菌會經由唾液傳染,家庭成員應從源頭做好自我口腔保健,養成良好的衛生用餐習慣。乳牙齲齒的發病較緩慢,且治愈率較高,一旦發現后應及時就診。
來源: 武漢晚報
記者:劉璇
通訊員:岳圓 楊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