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up id="9uyrv"></sup>
<button id="9uyrv"></button>
<sup id="9uyrv"></sup>
<samp id="9uyrv"><em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em></samp>
<sup id="9uyrv"><div id="9uyrv"></div></sup><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legend></samp>
<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var id="9uyrv"></var></legend></samp>
(新春走基層)內蒙古多地“村晚”登場:自己是美好生活的主角
發布時間:2024-01-31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點擊:1531
  中新網呼和浩特1月31日電 (尚虹波 馬丹妮)妝效自負、服裝自帶、節目自排、鄉親自娛……1月30日下午,一場由村民自籌、自演的鄉村文藝晚會(簡稱“村晚”)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園區文化站熱鬧開場。
  
  演出前,身負演出重任的大娘、大媽和大姐們已經連續排練了很多天,她們當中,有的是村里超市的老板娘,有的是賓館客棧的當家人,而更多的是在附近企業工作的“上班族”。
  
  1月30日,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村民郭鮮鮮(圖中)正在化妝,準備登臺。中新網記者劉文華攝
  
  “每天下班就來排練節目,有時一直到深夜,今天為了在‘村晚’亮相,我還特意跟單位請了半天假。”58歲的郭鮮鮮畫著美美的舞臺妝跟記者聊著天,她的同伴——同村的大姐李愛葉正在幫她整理發型和服裝。
  
  據介紹,這些服裝都是大家自籌資金買來的,包括當天的節目也是自排、自演、自娛、自樂。
  
  經典的二人臺曲目《掛紅燈》、晉劇選段《四千歲》、快板《鄉村振興好主張》、山曲《我的家鄉和林格爾》……小小的舞臺上,村民們用自己最拿手的表演展示自我,舞臺下,不論是拄著拐杖來的老爺爺,還是放假回家的孩子們,以及等待上場“秀技”的其他村民,都給予了最熱烈的掌聲。
  
  1月30日,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村民們正在排練舞蹈動作,準備登臺。中新網記者劉文華攝
  
  這場“村晚”的策劃者是當地文化站的副站長蘭鳳岐,從召集演員、排練節目再到發通知邀請村民們來觀看,這兩天他幾乎忙到腳不沾地。他說:“特別開心組織大家一起來辦我們自己的‘村晚’,雖然我們的表演不是很專業,但大家都很喜歡,想參與,想要歌頌我們美好的生活。”
  
  在距和林格爾縣700公里外的錫林浩特市毛登牧場,牧民們也剛剛舉辦過一場雪原“村晚”。
  
  伴隨著激昂熱烈的馬頭琴聲,由牧民組成的模特隊走上露天舞臺,有人步伐豪邁,有人妝容精致,他們的表演隨性而自然,還不時與臺下的親友互動。一組熱鬧的時裝秀后,立刻有人跑上舞臺一展歌喉……
  
  1月27日,錫林浩特市毛登牧場,牧民模特隊登臺展示傳統服裝。馬丹妮攝
  
  -20℃的蒼茫雪原中,來自當地和周邊牧場的農牧民們笑著,鬧著,共同迎接美好一年的到來。
  
  據了解,為充分發揮文化和旅游在營造喜慶氛圍、拉動經濟消費、促進社會和諧、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方面的獨特優勢,文化和旅游部于1月18日(農歷臘月初八)至3月11日(農歷二月初二)組織各地開展“歡歡喜喜過大年”2024年春節主題文化和旅游活動。其中提到要通過各地的“村晚”展示項目,展現各地鄉土氣息、民風民俗、人文底蘊,宣傳弘揚春節文化。
  
  在此激勵下,內蒙古多地“村晚”登場,村民們唱身邊事,道家鄉美,贊新生活,送新祝福,用歡歌熱舞展示祖國北疆鄉村振興的好圖景。(完)
另类乱子伦XXXX_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_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_思思热在精品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