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聚會,讓孩子表演才藝成為一些家庭的保留節目,對此,有些家長非常支持,孩子的表演意愿也很高,而有些孩子則非??咕?。這類表演,究竟是展示孩子學習成果、提升孩子自信的好機會,還是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近日,多位統戰工作者、民主黨派成員結合各自對孩子成長和親情的理解,暢聊他們的故事,分享了觀點。
不盲目攀比 尊重孩子的天性
(畢然,民革黨員、國家一級作家、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教授)
我孩子的兩個堂姐、一個堂哥中,有人會吹葫蘆絲,有人會彈鋼琴,有人練書法,多才多藝。相比之下,我的孩子似乎沒有可以展示的才藝。家庭聚會時,該“上臺表演”了,他看起來并不緊張,拿起話筒張開漏風的、缺了前門牙的小嘴給大家講笑話,那是我曾給他講的白胡子老爺爺的故事,他顛三倒四地講了一遍。雖然大家都聽過這個故事,但孩子奶聲奶氣的講述依然贏得了很多掌聲。當他汗津津地沖向我,兩個臉蛋粉紅滾熱,興奮得眼睛黑亮亮的,看得出能夠在當眾表演時受到肯定,他很開心。
一直以來,我都沒有給孩子報任何興趣班,希望他能夠順著天性自由成長,在自在玩耍中度過童年。
然而,在家庭子女才藝展示的舞臺上,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究竟是該隨其天性發展,還是專項培養?經過觀察,我發現,有激勵作用的才藝展示可以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培養自信,對身心有益,但如果過于苛責,也可能會出現拔苗助長的現象。關鍵在于家長不苛責孩子,不攀比,尊重孩子的天性發展,為孩子的成長助力。
是軟實力不是硬任務 拒絕“服從性測試”
(陳雅瓊,臺盟中央宣傳部新聞處四級調研員)
對于該不該讓孩子表演節目,我想先問家長們幾個問題:您的孩子有什么才藝?您的孩子平時對表演節目是什么態度?您覺得過春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好的表演背后一定有孩子的日常積累,平時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演的經驗,以及家長對孩子的肯定和鼓勵。這不是一項讓孩子為難的硬任務,而是功到自然成的軟實力,是孩子與家人相親相愛的良性互動。
家有學齡兒童,平時不妨多跟孩子互動交流,積累一些適合節慶氣氛的表演內容,告訴他們春節在中國人心中的特殊意義,幫助孩子理解大人們的活動和期待。孩子不愿意表演時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千萬不要指責強求。對于學齡前幼兒,順其自然即可。
有人說,孩子是否聽大人講道理,取決于孩子與你的關系如何。春節假期是一段難得的與孩子長時間相處的日子,是鞏固家庭成員感情、凝聚家族向心力的好時機。為人父母者,不要把表演節目當成孩子的服從性測試,而要讓孩子充分感受到親情之暖、父母之愛。
讀懂孩子“躲避失敗”心理 建議家長不主動提議表演
(張杰,民盟盟員、北京市昌平區凱博實驗學??傂iL助理)
孩子對父母或者其他成人的回應方式有自己的認知和判斷,“追求成功”或“躲避失敗”成為他們心理行為的一架天平。
過年的團聚,親人們從不同的地方聚到一起。每個孩子成長的環境與條件不同,才藝的多與少、好與不好都容易形成比較,有對比往往就會有傷害。
我記得在孩子五六歲的時候,我跟孩子玩游戲,她特別要強,一定要贏得游戲。于是,我會在策略上偶爾輸給她,輸了以后我依舊笑容滿面,孩子問我:爸爸,你輸了怎么還這么高興???我說:我為你的進步高興,我也為自己找到輸掉游戲的原因而高興。這樣的過程就是讓孩子內心變得強大的過程,這也是對孩子可能面臨失敗的心理建設。
要不要讓孩子在家庭聚會時表演才藝?我的答案是家長不提起、不組織,孩子們自己玩,如果孩子足夠自信,他一定會找到一切機會去展示自己,如果孩子不夠自信,那就提醒家長需要在平時加強孩子的心理建設,敢于表現真實的自己、敢于接受真實的自己。
孩子需要被認可 多表演多受益
(霍勵,北京黃埔同學會理事、黃埔23期學生尹銘錚之外孫)
無論是上學還是工作,因為文藝特長,我獲得了更多關注和機會。在我看來,文藝特長是付出時間和精力的成果,也是學習能力和上進心的展現——“能把藝術特長學好,也能做好工作”。
如今,我成為父親,主張讓孩子學習藝術特長,培養興趣愛好,在家庭聚會等場合表演才藝。
孩子想學好藝術特長,家長起著很大的作用。家長要鼓勵孩子多表演,引導獨處時間多的孩子打破對外界的陌生感。再者,孩子既然已經花費了時間和精力培養文藝特長,就要學有所用,家長就要鼓勵孩子展示學習成果,檢驗學習的成效。
讓孩子在家庭聚會時表演才藝,還能幫助孩子克服膽怯情緒。
孩子是需要被認可的,如果孩子在才藝表演時能收到掌聲、歡呼聲,他們會感覺到被認可,慢慢就會越來越自信。
送出“小紅花” 給孩子留下美好回憶
(鄧偉,臺盟中央研究室調研處副處長)
我非常贊成在春節團圓時,給孩子們創造才藝表演機會。一方面,讓長輩更加了解孩子一年來的成長、變化,增加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互動;另一方面,也給孩子提供鍛煉和展示自己、增強自信的機會,留下“送我一朵小紅花”的美好回憶。通過良性互動,敬老愛幼的家風得以傳承,家庭氛圍越來越和諧。
但也要考慮,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需要站在關愛、鼓勵孩子的角度,努力達到皆大歡喜的效果。有的父母為了在家庭聚會中展示培養孩子的成果,早早開展“魔鬼訓練”,讓孩子苦不堪言。有的父母與親戚間攀比,給孩子下過高的任務,一旦達不到預期目標,很容易讓孩子出現自卑心理。有的父母把孩子的小秘密當作炫耀和調侃的話題,在人多時搞“突然襲擊”,讓孩子不知所措,陷入難堪?!袝r候,一些孩子不配合進行才藝表演,癥結其實在家長。
提供多樣化選擇 幫孩子找到自信
(任瑞羾,民建貴州省委會理論研究委員會副主任、貴陽市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讓孩子在家庭聚會中展示才藝的初衷是營造積極、包容的家庭氛圍,應該是自愿行為,而不是強加于他們的要求??梢圆扇∫韵路绞椒e極引導:
一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家長應該首先詢問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抗拒,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并提供其他方式讓他們參與家庭活動。
二是要考慮孩子的性格,對于內向或害羞的孩子,家長可以考慮小型、不太嚴肅的表演方式,或者創造放松的環境,讓孩子感到舒適。家長也要成為自信、積極向上的榜樣。
三是避免過度期待,家長和長輩應該設定合理的期望值。即使孩子表演不盡如人意,也應該給予鼓勵和支持。要通過參加家庭聚會的方式幫助孩子學會積極看待自己的不足,鼓勵他們面對挑戰。
四是要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家長可以組織多種游戲和活動,讓孩子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參與方式,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展示優勢,在他們自己擅長的領域中收獲成功與自信。
孩子性格不同 答案因人而異
(丁辰,民盟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東北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在家庭聚會上表演才藝?要因人而異。家長應該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和興趣,找到孩子的閃光點并積極引導,對于孩子不擅長的事,多些包容和理解。
有些孩子天生外向,有表現欲望,表現才藝會增長他的自信心;相反,有些孩子天生內向,即便有才藝,在人多的場合也會表現出緊張不安,如果強行讓他們表演,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而對于那些沒有特殊才藝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落差,讓他們不自信。
我們家兩個孩子的性格不同,對于當眾表演的態度也截然不同,我們就因材施教。小女兒最近拿了五子棋的冠軍,很受鼓舞,現在她隨身帶著棋,積極與人“切磋棋技”。她下棋時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強,未來會進一步引導;兒子更專注于學習,偶爾向家人展示學習成績時,我們也積極鼓勵。(完)
(《中國新聞》報記者張樂 作者 羅魯嶠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