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見寧德·僑友分享會”現場。
“我曾問過母親,為什么要帶一家人回國,她說為了讓我們認識中國文字……”3日,一場充滿濃濃鄉情的“僑見寧德·僑友分享會”在寧德市舉行,港澳僑友們齊聚一堂,憶往昔、話今朝、展未來。
寧德市僑聯主席陳衛良講話。
寧德市僑聯主席陳衛良表示,希望通過分享會進一步增進彼此間的交流,挖掘港澳僑友們的人物故事與其身上蘊藏著的優秀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質,講好“僑”故事的同時,也讓僑胞僑領對寧德這方山水更加向往、認同。
憶往昔
中新社福建分社社長助理呂巧琴主持會議。
1965年,由青年歸僑與當地民工數萬人填海筑堤圍墾而成的東湖塘華僑農場,先后安置了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地歸僑4000多人。
1961年,余永貴跟隨父親從印尼回國,先期被安置在廈門同安的華僑農場,1965年搬遷安置至東湖塘華僑農場。當時的苦日子,現年69歲的港澳東湖僑友會會長余永貴仍記憶猶新。他說,剛到的時候基本沒有路,看到的都是一片汪洋,“出行要坐船,條件還是比較艱苦的?!?/p>
寧德市僑聯四級調研員陸大兵參加會議。
條件雖艱苦,但歸僑們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讓歸僑子女、港澳東湖僑友會副秘書長房勇梅始終銘記在心。她仍記得,童年時幫助父母傳遞泥沙填補堤壩的那段時光。
東湖塘華僑農場僑聯主席陳偉雄參加會議。
“雖然物質比較匱乏,但我們一起跳舞、唱歌,大家都感覺很幸福?!狈坑旅氛f,歸僑們熱火朝天的干勁與熱情,包括樂觀的精神,都深深影響著她。
話今朝
港澳東湖僑友會會長余永貴交流分享感悟。
從一片汪洋灘涂到高樓林立,歷經多年發展,如今的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前身為東湖塘華僑農場)已是一個宜業宜居家園。
港澳東湖僑友會副會長朱木寶交流分享感悟。
“我的童年、青年、中年時光都是在寧德度過的,可以說寧德的變遷,我是見證者之一?!庇嘤蕾F說,從曾經的交通不便到如今道路的四通八達,他深感到寧德發展的迅速。
港澳東湖僑友會副會長陳金東交流分享感悟。
近年來,寧德市培育形成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實現由曾經的中國東南沿?!包S金斷裂帶”到福建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的華麗轉身。
港澳東湖僑友會副會長李善剛交流分享感悟。
印尼歸僑、港澳東湖僑友會副會長李善剛感嘆稱,“寧德的變化日新月異,每年回來基本都是新的面貌,每次都讓我非常驚訝?!?/p>
展未來
“僑”是寧德的一大特色,全市共有海外華僑華人47萬多人,遍布73個國家和地區,是寧德發展及對外交流的重要力量。
港澳東湖僑友會副秘書長房勇梅錄制中新社福建分社融媒體中心(寧德)《對話》欄目。
“基本每年都會回寧德兩三次,帶著孩子一起回來感受家鄉的變化,也告訴他們的‘根’在故鄉?!崩钌苿傉f,帶著孩子到兒時生活的地方看一看,告訴他們當時的那段歲月與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勉勵他們傳承弘揚敢于拼搏、不斷奮斗的精神。
港澳東湖僑友會監事長潘春華交流分享。
港澳東湖僑友會于2008年成立,由東湖塘華僑農場在港澳華僑僑眷組成。近年來,該社團積極策劃組織相關活動,讓僑界新生代們更好地傳承華僑文化、華僑精神。
合影留念。
“成立僑友會是為了搭建橋梁紐帶,更好地為僑服務,增進彼此間的聯絡往來?!庇嘤蕾F說,將加強活動組織與宣傳,在僑界新生代中持續傳播、弘揚華僑傳統文化與精神;同時希望在寧德打造“東南亞風情村”展示和傳承華僑文化,留住老僑民們的記憶,也讓當地人民更加了解華僑的風俗習慣。(圖/文 呂巧琴 吳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