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高溫,斗酷暑”,如何運動防護?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研所專家為盛夏室外運動支招
近日,一則知名藝人打網球中暑并導致受傷的消息再次引發人們對近日高溫天氣的關注。就此,記者采訪了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國民體質與科學健身研究中心主任徐建方,他表示,夏季天氣炎熱,室外運動時要避開高溫時段。運動前要補水,運動后的恢復也不可忽視。
避開午后時段鍛煉
人在運動時體內會產生熱量,運動越劇烈產生的熱量越多。夏季室外氣溫高,人體一旦無法及時有效向外散熱,便容易發生中暑情況。
徐建方說,在這個季節室外運動首先要選對時間,“一般而言,可以選擇在清晨或晚上睡前的兩小時進行,這時候氣溫也相對合適。要盡量避開中午到下午4點這個時間段。運動時,可以戴上遮陽帽、墨鏡,減少紫外線直接照射。”
運動前后必須補水
為了預防出現中暑情況,及時地給身體補水必不可少。那具體該如何做呢?徐建方說,補水要貫穿運動的全過程。“開始前,可以喝一些電解質水或運動飲料,市面在售的均可,提高體內水分儲備。運動時,應少量多次補水,特別是在室外進行時間較長、強度較大的運動時更需注意。每次的補水量約100毫升,不要喝太多,也別喝冰鎮飲料。”
徐建方特別提示,千萬不可為了追求出汗效果或降體重,在運動前后不補水,這容易給身體帶來損傷。
先兆中暑停止運動
運動過程中,身體出現什么癥狀時需要立刻停下來?徐建方說,如果身體出現大量地、快速地出汗,面色潮紅、頭暈、心悸等癥狀時,此時可能出現了先兆中暑,要立刻停止運動,轉到陰涼通風地方降溫。“如果休息一會兒還沒有好轉甚至有加重的情況,這時需要及時就醫。”他說,“我建議大家找個同伴一起運動,如果出現不適癥狀,可以及時告知對方。”
運動結束后,飲食上可以喝些清湯,補充適當的碳水化合物,保持血糖平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及時更換掉汗濕的衣服,不要貪涼防止寒氣侵襲。此外,充足的睡眠不可少,這有助身體恢復。”徐建方說。本報記者 卓然
(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