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20日電(記者 上官云)記者從主辦方獲悉,19日,《手鏟釋天書——與夏文化探索者的對話(全2冊)》(以下簡稱《手鏟釋天書》)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到場嘉賓對該書的內容、出版價值等進行了詳細解讀。
據悉,《手鏟釋天書》以訪談的形式記錄了幾代專注于夏文化研究的學者求證夏王朝的思想、路徑與成就,總體反映了迄今為止夏文化研究的歷史、成果及共識,該書為考古修史,為學者立傳,力求讓讀者對夏文化、對考古學等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此次發布會上,三位夏文化考古親歷者也進行了分享。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杜金鵬長期從事夏商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曾在河南偃師二里頭和偃師商城等夏商都城遺址工作20余年,是國內夏商考古領域知名學者。他講解了中國人的“尋夏情結”,闡釋了中國考古人為什么要探索夏文化,以及如何探索夏文化。
在發言中,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主任、博士生導師袁廣闊從“夏商之變”的角度出發,在講解中讓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夏商文明相互交融的關系,并表示“該書是這些年夏文化總體探索的一個成果”。
本書作者張立東曾參與二里頭遺址和偃師商城遺址的發掘工作多年,也親身經歷了夏文化探索的幾次熱潮。
結合圖書,他講述了中國考古人從事夏文化探索的歷程,讓在場讀者體會到,《手鏟釋天書》既是一部夏文化研究的學術史,也是一部夏文化考古學者的心靈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