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沈陽10月14日電 (董曉穎 宮旭)據沈陽出版社14日消息,紀念我國農學界第一位女教授曹誠英的作品《尋找曹誠英》日前由該出版社出版。該書以翔實的史料、真實的細節記述和清晰的人生軌跡描摹,還原了一位杰出女學者的時代形象。
尋:一代才女曹誠英
曹誠英,又名娟,字珮聲。1902年生于安徽績溪旺川,九三學社社員,中國農學界第一位女教授,浙江省最早的新文學社團晨光社首批成員。1925年畢業于杭州師范學校,1931年畢業于中央大學,1934年赴美留學,就讀于康奈爾大學農學院主修遺傳學。1937年獲遺傳育種學碩士學位,同年回國。先后在安徽大學農學院、四川農學院、復旦大學農學院任教,1952年隨復旦農學院北遷,任教于沈陽農業大學直至退休。1969年回故鄉績溪。1973年病逝于上海。
曹誠英是沈陽農業大學遺傳育種學科的奠基人,在北方馬鈴薯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培育出東北地區廣為種植的高產馬鈴薯。她一生自強不息、矢志報國,新中國成立后在教學科研工作中煥發生命力,寫下散文《祖國愛我我愛祖國》,真誠吐露對祖國、對黨的熱愛。她才華橫溢,工詩詞,詩稿雖多半散佚,但幸存流傳下來的詩句仍可見其“與歷代佳作并列而不見遜色”。她體弱多舛,但追求獨立與自由,與胡適的煙霞往事,終至孑然一身。
緣:41載深情追尋終成此卷
據了解,本書是在2012年版《中國農學界第一位女教授——曹誠英》基礎上編輯出版的一部新書。
兩部書出版間隔12年,但對曹誠英的尋找,從1983年到2024年,已歷時41年。40余個春秋的尋找,沈陽農業大學曹誠英的后輩、安徽績溪曹誠英的故里舊親及相關文化學者,找到了曹先生5篇學術論文,8篇隨筆散文,11封信件,50篇詩詞和32篇紀念文章。這本書堪稱當今收錄曹誠英遺稿之最。
這些翔實的史料、真實的細節記述和清晰的人生軌跡描摹,還原了一位女學者的時代形象。
循著本書的腳步,讀者會看到中國現代學人尤其知識女性不屈服于命運,矢志報國、頑強搏擊的一生;也會感受到本書編者、后輩學人歷時40余年,于吉光片羽間追尋南北,對一代女農學家摯愛與景仰的深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