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up id="9uyrv"></sup>
<button id="9uyrv"></button>
<sup id="9uyrv"></sup>
<samp id="9uyrv"><em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em></samp>
<sup id="9uyrv"><div id="9uyrv"></div></sup><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legend></samp>
<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var id="9uyrv"></var></legend></samp>
首次使用中國武器在華競技 俄軍能收獲什么?
發布時間:2018-07-30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點擊:1206

  軍情銳評:首次使用中國武器在華競技 俄軍能收獲什么?

  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道近日,由俄羅斯國防部發起,多個國家承辦的“國際軍事比賽-2018”的各項賽事正在緊張籌備中。從目前公布的賽事信息看,除部分項目舉辦地點和參賽國有所調整外,競賽的總體格局對于已經連續參賽多年的中國代表隊來說早已“輕車熟路”。不過,在這次競賽位于中國庫爾勒和泉州的分賽場上,俄軍參賽隊卻將收獲全新的參賽體驗。據俄新社報道稱,在今年的國際軍事競賽中,俄軍將在“安全路線”競賽、“晴空”競賽和“海上登陸”競賽中使用中國軍用裝備參與角逐。

  在2017年的國際軍事競賽中,俄軍參賽隊就曾使用過中國的“勇士”越野車和92式輪式裝甲輸送車。而在今年的競賽中,俄軍更是大大擴展了使用中國裝備的范圍。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網站和《紅星報》網站發布的消息,在“安全路線”競賽中嗎,俄軍將使用中國研制的GQL-111型重型機械化橋車、GCZ-112履帶裝甲工程車、ZSD-89和92A式裝甲輸送車等系列裝備。在“晴空”競賽中,俄軍將使用中國QW-2便攜式防空導彈。而在“海上登陸”競賽中,俄軍則將駕駛在同類裝備中屬世界先進水平的ZBD-05兩棲戰車參賽。同時,上述俄軍參賽隊還將廣泛使用中國的95式槍族和地雷探測器。

  為確保在使用中國裝備的“客場”也能展現出過硬的戰斗力,俄軍派出了經驗豐富、實力強勁的參賽陣容。全套使用中國工程裝備的俄軍“安全路線”雖然僅有30人,卻個個堪稱俄軍翹楚。這30名參賽隊員均來自俄工程兵第187多兵種培訓教學中心,都是曾在俄軍競賽奪魁并多次參與國際軍事競賽的“教頭”。參與“海上登陸”競賽的則是隸屬于俄太平洋艦隊第55海軍陸戰隊師的兩棲精兵。赴華參賽前,上述代表隊在俄國內進行了長達數月的針對性訓練。為幫助俄軍盡快“上手”,中國軍隊也傾囊相助。據中國陸軍微信公號報道,陸軍邀請了一大批院校專家和來自各部隊的技術能手、金牌教練員,以及曾與俄軍同臺競技的老參賽隊員對俄軍進行專項指導培訓。

  雖然中俄兩軍都為俄軍的“客場”參賽不遺余力,但俄軍參賽隊員仍然在使用中國裝備時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據《紅星報》網站報道,參賽的俄海軍陸戰隊員表示,操縱ZBD-05兩棲戰車對他們來說“并不容易”。中國兩棲戰車的駕駛系統、動力系統均與俄軍自用裝備差異較大,觀瞄和駕駛模式的很多細節也與俄軍的習慣相反。

  在試駕中國系列軍用工程裝備時,俄軍也發現,雖然基于坦克底盤研發的GCZ-112履帶裝甲工程車與俄軍裝備的結構類似,但操作控制系統的位置和特征與俄裝備并不相同。這些差異,都需要俄軍參賽隊在短短的3天賽前適應期內進行自我調整,否則俄軍的雄厚實力就很可能由于對裝備的“排異反應”而難以得到發揮。

  不過,俄軍在嘗試中國裝備中遇到的困難,恰恰蘊含著俄軍斬獲“成果”的契機。雖然中國的地面作戰裝備在很多方面與俄羅斯裝備有相近之處,但兩國的武器發展路徑依然有不少直接相互借鑒的地方。尤其是在近年來,中國在地面武器研制領域廣泛借鑒和融合東西方武器設計經驗,發展出具有自身特點的裝備體系,在許多方面都超過了依然“吃老本”的俄軍武器系統。在這種情況下,適時體驗和借鑒中國的武器裝備,對于俄軍改進和發展自己的武器系統不無借鑒意義。同時,在陌生條件下適應并熟練使用陌生裝備的競賽環境,對于俄軍檢驗參賽部隊的裝備運用水平和學習保障能力,也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契機。

  從戰法戰術的角度說,使用中國裝備則為俄軍帶來了體驗陌生作戰環境和學習陌生戰法的機會。僅以此次俄軍使用的中國武器和所處的參賽環境為例:ZBD-05兩棲戰車,是俄軍從未裝備過的用于大規??绾蓷鲬鸬难b甲車輛。而比賽舉辦地泉州,則為俄軍提供了體驗在亞熱帶瀕海地區遂行兩棲作戰的獨特機會。

  對于長期在寒溫帶氣候條件下執行封閉海域和江河水域兩棲作戰任務的俄軍來說,在更復雜的海洋條件和潮熱、高鹽度環境中運用渡海作戰專用車輛,可謂一個前所未有的體驗。而在工程保障裝備方面,擅長在水網稻田地帶、復雜丘陵山地地帶和寬大江河水域執行工程保障任務的中國工程裝備,也拓展了俄軍工程部隊的作戰視野。

  此外,這次運用中國裝備與解放軍進行的同臺競技,還為俄軍打開了觀察外軍、深化國際交流的窗口。在如今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系普遍惡化的情況下,俄軍已經很難獲得與西方軍隊展開裝備和訓練交流的機會。雖然俄羅斯一直堅持與原獨聯體國家展開軍事交流,但這些與俄軍“系出同源”、且訓練水平不如俄軍的友軍,對于俄軍起到的幫助作用也十分有限。同時,俄軍多年來在裝備和戰法領域的封閉發展甚至“閉門造車”,對其軍隊的改革發展也起到阻礙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加深與中國軍隊的交流,就成為俄軍在作訓和裝備領域開展國際合作的不二選擇。(文/馬騏騑)

另类乱子伦XXXX_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_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_思思热在精品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