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7日電 打開手機直播,不僅能欣賞到國家級演奏家帶來的音樂表演,還能實時發彈幕互動探討音樂藝術,點播自己喜歡的音樂。
10月16日晚,在“陌陌金秋音樂季”第二期“弦樂組重奏”專場中,網友體驗了一場“國家大劇院音樂會直播版”,直播吸引了24萬人同時在線觀看,總觀看人次高達370萬。
“陌陌金秋音樂季”由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北京市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承辦。在10月10日至11月27日期間,音樂季邀請中國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國東方歌舞團、中央芭蕾舞團、中央民族歌舞團、中央民族樂團等國家級藝術院團的頂級藝術家定期駐場演出,為陌陌用戶和樂迷帶來頂級的音樂視聽盛宴。
音樂“大咖”變身陌陌“網紅”
10月10日陌陌金秋音樂季首期“銅管五重奏”專場,中國交響樂團六位演奏家帶來了銅管和打擊樂演奏。昨晚“弦樂四重奏”專場,音樂季請到中國愛樂樂團陳莉、姜璐、張建立、楊長纓四位演奏家,為網友帶來精彩的弦樂演出。
“弦樂四重奏”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組成,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室內樂類型。四位演奏家在業內久負盛名,曾在中國愛樂樂團音樂季參與多場室內樂音樂會,被認為是“極具特色的四人組合”。
演出曲目安排,既有流傳廣泛、耳熟能詳的西方世界名曲《多瑙河之波》,又有《走西口》《草原牧歌》等民族代表作。
根據直播間實時互動的特性,四位藝術家專門設置點播環節,根據網友的彈幕要求,即興演奏《天堂電影院》《辛德勒的名單》《獅子王》《權力的游戲》《天空之城》等國內外經典影片主題曲,把直播間變成了音樂藝術的“歡樂party”。
在當晚直播高潮環節,中央民族樂團樂隊中胡首席、陌陌“民樂坊”創始人蔡陽老師,與“弦樂四重奏”合奏《我愛你中國》。通過音樂,藝術家和廣大網友一起表達對偉大祖國的熱愛。
“直播+”賦能高雅藝術推廣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2017中國網絡表演(直播)發展報告》指出,直播以其特有的真實感、代入感和強大感染力,為傳統文化、公益事業的傳播和創新提供了更廣闊空間。
陌陌一直致力于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直播手段,推廣傳統文化,傳播高雅藝術。此前,陌陌曾邀請多位國寶級非遺傳承人,帶來核雕、古彩戲法、口技等民間技藝直播專題;三場民族器樂演奏直播,累計吸引30萬用戶同時在線觀看,近400萬人次觀看;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邀請皮影戲、北京琴書、泥人張彩塑、內畫鼻煙壺等多種非遺傳承人,向平臺用戶實時表演、講解并深度互動。
“直播+”的賦能效應,在音樂藝術的普及和推廣上也有著深刻的體現。定期駐場演出的國家級藝術家,不僅為樂迷帶來精彩的表演,更從專業角度進行深入淺出的藝術科普,讓高欣賞門檻的高雅藝術走進了年輕人的生活,不少網友在直播間表示要“拜師學藝”。
“我們專門增加了年輕人熟悉的一些動漫、電影的曲目,希望平時不能走進音樂廳的網友,能通過直播喜歡上弦樂藝術。”在接受采訪時,中國愛樂樂團小提琴演奏家陳莉表示,“直播對于經常在音樂廳演出的演奏者來講耳目一新,能隨時互動,能點曲子,能實時得到反饋。直播間的觀眾人群更加多元,數量也比室內音樂會多幾十倍。”
通過兩期直播,“陌陌金秋音樂季”讓網友接觸到了高雅音樂,提高了藝術欣賞水平。直播間用戶留言說,陌陌金秋音樂季給他們帶來了驚喜,沒想到能通過直播來聽交響樂,“陌陌把國家大劇院搬到手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