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日,在斐濟蘇瓦港碼頭,斐軍軍樂隊奏響迎賓曲歡迎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到訪。(資料圖片)江山/攝
眼下,執行“和諧使命-2018”任務的和平方舟醫院船,圓滿完成對巴布亞新幾內亞、瓦努阿圖、斐濟、湯加、委內瑞拉、格林納達、多米尼克、安提瓜和巴布達、多米尼加、厄瓜多爾的友好訪問和醫療服務任務,滿載著收獲的喜悅,正航行在回國途中。
此次任務,和平方舟醫院船官兵航行3.15萬海里,航時2664個小時,診療5萬多人次,輔助檢查2.6萬人次,實施手術288例。遠遠駛來的中國“大白船”,成了到訪國民眾心中的“希望之船”“健康之船”。
它捎去中國福祉
“長大了,我想到中國跳一支芭蕾舞,來感謝你們!”6歲的斐濟小女孩戴安娜在和平方舟醫院船接受兩個小時的全麻手術,手足畸形均得到了成功矯治。
“感謝和平方舟,這是中國送來的福祉!”戴安娜的母親熱淚盈眶,連聲道謝。
戴安娜只是外科醫生楊超的眾多患者之一。他主刀或參與手術近百臺,被稱贊為和平方舟的“超人”醫生。
“巴新小男孩達米安的手指被火燒傷,無法伸直。我和馬兵醫生成功為他進行了手術。”楊超對這臺手術印象尤為深刻。
如今,小男孩達米安成了巴新的“小名人”。他手術后的大幅照片被《信使郵報》刊登在頭版——標題是:THANK YOU(謝謝)!
此次任務,海上醫院由海軍軍醫大學成建制抽組。任務期間,120名醫護人員白天診療,晚上手術,加班加點;一站接一站,連續轉換,接力奮戰。
從南太平洋到加勒比海、從莫爾茲比到瓜亞基爾,一座座城市、一個個島嶼,中國軍醫用真誠的愛心、周到的服務、精湛的醫術,給外國民眾送去了中國福祉,溫暖了他們的心。
35歲的多米尼克民眾帕特里克,左側腰腹部反復出現劇烈疼痛,持續時間達兩個月。當地醫生通過CT檢查發現,其左側輸尿管里有一枚1.5厘米大的結石,造成左腎積水。
在和平方舟醫院船上,泌尿科醫生劉冰為帕特里克成功實施了全麻下輸尿管鏡檢+鈥激光碎石手術,這是多米尼克國內首例此類手術。
“手術所用輸尿管鏡及碎石的鈥激光設備,均為中國制造。”劉冰介紹說。
從病床上蘇醒過來的帕特里克激動地說:“感謝中國軍醫,我將永遠記住和平方舟!”
在瓦努阿圖,29歲的婦女諾埃林·漢默一直不能懷孕,并且腹部時常疼痛。由于當地沒條件,醫生建議她到國外治療,可昂貴的費用和手術的風險讓諾埃林·漢默望而卻步。
和平方舟給她帶來了福音。
婦科醫生陳于為她成功進行手術,不僅摘除了囊腫,對卵巢進行了修復,還讓子宮和輸卵管恢復到了正常位置。
而53歲的瓦努阿圖民眾埃爾沙·凱西,時隔4年再次登船,分別接受了左、右眼白內障摘除術。他說:“和平方舟的兩次到訪,讓我的世界充滿光明。”
眼科是最受歡迎的科室之一。醫生史勝、周哲、韓文龍累計診療5094人次,開展手術102例。
在湯加,48歲的伊卡湯佳因肺部感染出現積水,在當地醫院先后兩次接受手術治療,不但沒有治愈,還留下了心理陰影——手術異常痛苦,術后疤痕非常明顯。
“這次,幾乎沒感覺到手術的痛苦,術后也沒有疤痕。”伊卡湯佳在和平方舟上成功接受了微創胸腔閉式引流術。
“感謝和平方舟,感謝兩國建交帶來的新福祉,讓我重獲美麗與自信。”出院時,25歲的多米尼加女患者阿布萊烏激動地說。
“這個病例的治療難度在于,切除右耳的瘢痕疙瘩只是第一步,隨即還要為她植皮進行外耳再造,最后要確?;謴退5穆犛X功能。”阿布萊烏的主刀醫生陳爭明介紹,手術持續3個小時,成功為其實施右耳巨大瘢痕疙瘩切除整形修復術。
“真沒想到,中國軍醫從天而降!”瓦圖萊萊島酋長拉徒激動地說。在斐濟,和平方舟派出救護直升機,前往距離和平方舟靠泊港、首都蘇瓦100公里之外的瓦圖萊萊島,把來自中國的健康關愛送上島。
“境外陌生空域的飛行、島上起降資料缺乏、跨越當地飛行管制區等,對組織指揮飛行和保障都是全新的挑戰。”任務期間,一級飛行員馬東升和他的飛行團隊克服種種困難,開展飛行49架次,架設了一條空中的健康通道。
它傳遞中國溫度
“并肩奮戰的日子,是最美好的時光。”多米尼加整形科醫生內爾斯在和平方舟上參與了聯合手術,他說:“中國軍醫的敬業精神和精湛技術,讓我感動和受益。希望還有機會進行交流與合作。”
2018年5月1日,中國與多米尼加正式建交。和平方舟訪多,系兩國建交后中國海軍艦艇首次到訪。停泊在圣多明各港的和平方舟,成了一道風景。
“國家之間的擁抱,讓我們分享了經驗,也收獲了友誼。”安娜作為當地40名醫生代表之一,登船參與聯合診療。
和平方舟醫療專家還赴當地醫院與多方50余名醫務人員,開展疑難病例討論和聯合診療,進行學術交流。
繼2011年、2015年之后,這次任務是和平方舟第三次赴加勒比地區訪問。委內瑞拉、多米尼克、安提瓜和巴布達、多米尼加紛紛張開雙臂迎接中國“大白船”的首次到訪。
委內瑞拉派出軍艦和戰機前出迎接和平方舟到來,并在碼頭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中委雙方開展了聯合醫療、學術交流、相互參觀和文化聯誼等系列活動。
經歷了颶風劫難仍在災后重建的多米尼克,時常彩虹高掛。人們說,和平方舟,送來了健康與希望;雨后彩虹,寓意著美好的未來。
“和平方舟傳遞了中國人民的仁心大愛,這份擁抱,讓我感受到希望和力量。”31歲的多米尼克民眾潔曼妮在和平方舟成功接受手術后,給一直陪伴她、鼓勵她的和平方舟男護師姜春平一個大大的擁抱,稱他是充滿愛的“男天使”。
“你認為,這種病例該如何處理?”在外科門診,從軍36年的顏榮林醫生正在帶教來自瓜亞基爾圣地亞哥天主教大學醫學院學生。
“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也是非常好的臨床實踐。”71名該校學生參與了志愿者活動,既當翻譯,又參與診療。他們表示,大家都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
其中一位學生叫加布里埃拉·弗里亞斯·龐塞,她在活動結束后擁抱顏榮林醫生,并留下便條:“這是非常好的經歷,我學到了很多。感謝顏醫生,感謝中國海軍!”
“這個病人有哮喘,呼氣時聽診器里可以聽到哮鳴音。”呼吸內科醫生商艷一邊診療,一邊帶教湯加軍醫拉圖。
26歲的拉圖,曾于2011年至2017年在中國海軍軍醫大學學習臨床醫學專業,是湯加第一位赴軍醫大學學習的軍事留學生,也是該校第一位來自南太平洋地區的本科畢業學員。
“醫者仁心,大愛無疆。感謝中國,在我最美的年華,給了我愛的力量。”拉圖與帶教老師商艷擁抱話別,“我相信,這份來自中國的愛,不僅在湯加,在大洋洲,甚至在全世界,都將永遠綻放絢麗光彩。”
它代言中國形象
被稱為“天涯之國”的智利,是和平方舟入列以來訪問的第43個國家,也是此次出訪的最后一站。
“兩國跨越太平洋,距離最為遙遠。”一位智利將領形象地描述,智利與中國正處在地球兩半球相對應的位置上,假如從智利開鑿一條隧道穿越地球,走出來就到了中國。
21年前,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橫渡太平洋抵達美洲大陸瓦爾帕萊索港,首次訪問智利。對于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海軍來說,這已是了不起的成就。如今,海軍艦艇跨洋過海,早已成為常態。
“我的腦海里,裝著整個世界。”翻動著地球儀,操舵兵金林鵬自豪地說。他不僅6次隨和平方舟執行“和諧使命”任務,還曾隨其他軍艦執行護航和環球訪問任務。這就是新時代中國水兵的胸懷與自信。
在瓦爾帕萊索港,和平方舟作為中國海軍艦艇唯一的代表,應邀參加智利海軍成立200周年國際海軍閱艦式活動,與包括智利、美國、英國、秘魯等多國24艘水面艦艇、2艘潛艇和15架飛機同臺亮相。
“點贊和平方舟,點贊中國。這艘中國‘大白船’向世界展示了新時代的中國形象。”當和平方舟通過檢閱艦、智利海軍阿爾戴爾號坦克登陸艦時,官兵們軍容嚴整,整齊劃一行舉手禮。智利總統皮涅拉出席活動并檢閱,數以萬計的民眾觀看。和平方舟官兵的精彩表現,贏得了贊譽。
此次智利海軍成立200周年紀念活動和“2018年拉美國際海事防務展”,共有28個國家派代表團出席,7個國家派艦艇參加相關活動。
“今天,我認識了一艘偉大的艦船,她用和平與愛溝通并幫助世界。和平方舟不愧是中國的驕傲。”智利海軍岡薩雷斯中將饒有興趣地參觀完和平方舟,贊嘆不已。訪問期間,和平方舟組織了艦艇開放日,接待多國官兵、當地民眾、華僑華人等1500余人登船參觀。
智利海軍參謀長何塞·里韋拉中將在會見“和諧使命-2018”任務指揮員時表示:“雖然智中兩國距離遙遠,但我們是隔著太平洋相望的友好鄰居,兩國海軍的密切交往為兩國友好關系作出了貢獻。”
和平之舟,代言中國。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和平方舟用一串串壯美航跡、一次次真情對話、一幕幕仁心大愛,握手世界,傳遞友誼,擁抱和平,在全球舞臺上呈現著新時代的中國風貌。正如中國駐智利大使徐步所言,和平方舟的友好航跡,彰顯了中國軍人熱愛和平的崇高形象。
江山 史奎吉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