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叫傷人惹人厭 直接消殺讓人憐 流浪貓狗數量激增如何處置為好 調查動機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某小區發生業主捕殺流浪貓一事引發社會關注。據了解,該小區內原本有40多只...
在愈發激烈的競爭壓力下,“逆向考研”引發關注—— 求學深造,真的存在“逆向”嗎? 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于12月舉行。相比2021年的377萬人、2022年的457萬人,2...
數字技術正在影響并重塑職業教育生態—— 虛擬現實技術如何打通實訓“最后一公里”? 閱讀提示 近幾年,VR/AR/MR/XR等數字技術憑借可視化、交互性、沉浸式體驗等獨特優勢...
用工就會有風險,這是工傷保險制度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保障受傷、患病職工獲得醫療救濟、經濟補償,同時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而近年來,諸如業務外包、層層轉包以及強迫從業...
據11月21日紅星新聞報道,近日,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案件——市民璐璐的朋友偶然發現,某網絡祭奠平臺上竟然有一個屬于璐璐的“紀念館”。在這個本應為逝者設立的...
“看我一槍突突了你!”在和7歲兒子游戲時,孩子突然的一句俏皮話讓劉女士哭笑不得。追問下,兒子一臉壞笑地舉起電話手表的屏幕,指了指,這句話是好友通過手表發給他的表情包文字...
隨著線上教學需要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學生視力負擔增加。一些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學習平板、智能臺燈、學習機時,會優先購買標有“預防近視”“低藍光”“無藍光危害”等效果的教育智...
培訓“好爸爸” 性別學者方剛發布招募信息,準備重啟“男德班”,希望推動男性參與承擔家庭、職場等觸及性別平等領域的責任 在第二個孩子即將來到這個世界之前,40歲的楊勇決...
“做中學”成趨勢,學科實踐難在哪兒 【新學期·新課標】 從2001年我國啟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始,實踐學習的理念被廣泛接受并運用于教學當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
聚焦“銀齡族”重返職場 近期,前程無憂發布《2022老齡群體退休再就業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68%的老齡群體在退休后有強烈的就業意愿。其中,46.7%老年人...
【觀察者】 知識的生產者化身知識的傳播者,青年科研人員“變身”科普博主,這是一個在信息社會傳播科學知識、引導全民學習、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養的新時代故事?! 〕^兩千...
【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青年科普創作人】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曾經“高冷”的科學知識,如今正以更多元、更新潮的方式來到公眾身邊?! 〈蜷_社交媒體、網站、論壇等內容平...
福州一男子將占位車輛丟入河道引發熱議 專家稱 車位被占絕不能進行泄憤式報復 ● 近年來,因占車位引發糾紛的案事例屢見不鮮。有一些車位權利人發現車位被占后做出一些過激行...
運動會還是道具秀?和平鴿、無人機……學校運動會也這么卷了? 教育專家:儀式感無可厚非,但不要演變為負性攀比 說起運動會,你聯想到的是什么?是激昂的運動員入場曲,還是...
大活人被人在網絡“祭祀”,平臺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責任。網絡不是法外空間,本該是綠色、文明的網絡祭祀,決不能再任由各種亂象像脫僵野馬一樣狂奔 人還活著,卻被網絡祭奠了4.3...
2022國考將啟:計...
全國14地約談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