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韶關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加掛市文物局牌子廣東省文旅廳供圖 中新網廣州7月15日電(記者程景偉)據廣東省文旅廳15日消息,廣東省編辦近日批復同意佛山市等10個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加掛市文物局牌...
女文物修復師正在修復文物。張浪攝 中新網廣漢7月15日電題:“田野玫瑰”綻放三星堆:“她力量”撐起考古發掘半邊天 記者賀劭清岳依桐 拿著厚厚一疊標著定位坐...
《在人大課堂讀小說》出版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12日電(記者高凱)由16堂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舉辦的“聯合文學課堂”小說專題課(2014—2019)實錄文字整理而成的《在人大課堂讀小說》近日出版...
圖為河北固安焦氏臉譜第七代傳承人焦雪峰正勾畫臉譜。吳迪攝 中新網廊坊7月12日電(宋敏濤王洋洋)“為古樸文化植入時尚元素,從而被億萬網友接受,這條路任重而道遠。”“90后”年輕人...
賴睿 最近,甘肅省博物館推出的“馬踏飛燕”毛絨玩偶在網絡走紅。這一系列玩偶以甘肅省博物館館藏文物銅奔馬為原型,綠茸茸的馬兒造型憨態可掬,咧嘴笑得歡脫,活力滿滿;馬蹄下的“飛燕&...
圖為閱江樓內原版藏品《鄭和下西洋》。南京閱江樓風景區供圖 中新網南京7月11日電(記者劉林)7月11日是第十八個中國航海日,也是中國航海家鄭和下西洋周年紀念日。當天,瓷畫《鄭和下西洋全圖》數字藏品系...
壽光市博物館收藏有三塊魏碑(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稱),分別是北魏賈思伯墓志、東魏劉靜憐(賈思伯夫人)墓志和北齊朱岱林墓志,尤以北齊朱岱林墓志名氣最大,其書法被譽為“上宗魏晉,下開隋唐”??涤袨椤稄V藝...
秧歌是集歌、樂、舞、武術四位一體的綜合型群眾文化藝術。(資料圖片)孝義市新聞辦供圖 中新網呂梁7月11日電(記者范麗芳)“一定要讓非遺走到人們的身邊、走進人們的生活。”7月11日,山西呂梁...
會談現場史春陽攝 中新網北京7月11日電(記者應妮)清華大學和中國美術館校館合作會談日前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雙方將從完善研究生培養、美育推廣合作機制,搭建精品展覽交流平臺等五方面進一步開展合作。 &n...
■本報記者許旸 余華曾說:“我有超過大概四分之三的小說,都是發表在這本雜志上的。”王安憶曾說:“它從來不嫌棄初寫者的幼稚和狂妄,也不盲從和遵命……還具有一種好奇的童...
溯源古蜀文明“蜀”字曾出現在甲骨文和金文中 6月13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發布了最新考古成果,出土的龜背形網格狀器、銅豬鼻龍形器、頂尊蛇身銅...
紅陶人面像:??? 如果想用一個表情來形容剛剛看到的銅奔馬玩偶,紅陶人面像非常合適。這件文物出土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柴家坪遺址,屬于仰韶文化石嶺下類型(距今約5200年),如今與銅奔馬一起被收藏于甘...
本次展覽遴選七十多件文物,均來自于民間收藏。李南軒攝 中新網福州7月5日電(記者李南軒)由福建博物院、福建省收藏家協會主辦的“福地瓷韻——福建民間收藏古陶瓷展”7月5日在福州揭...
中新網北京6月30日電(李堅張素)過去三個多月里,樹皮畫、古琴、廣彩、扎染、微型龍舟模型制作、粵劇……更多年輕人通過直播間了解到其中的“非遺之美”。 比如,一幅幅由樹皮加工制...
中新社蘭州7月1日電(記者馮志軍)為了給參觀莫高窟的游客提供全新體驗,敦煌研究院7月1日推出“建筑”專題游覽線路,全方位呈現敦煌石窟形制、壁畫中的建筑類型及莫高窟實例建筑遺跡,這是該院對敦煌石窟當...
2022國考將啟:計...
全國14地約談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