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源頭治理將電詐轉變為電商
“與其到境外詐騙不如上淘寶開店”
本報記者 張維
因境內溪水清澈,福建省安溪縣古稱“清溪”,其后以鐵觀音的茶香名揚四海。但網絡時代來臨后,這片美麗茶鄉卻被電信詐騙的烏云所籠罩,一度成為詐騙重災區。
近年來,當地政府對電信詐騙持續保持高壓打擊態勢,取得積極成效。如何才能鞏固電信詐騙治理成果,徹底根治這一頑疾?日前,《法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網上學習詐騙手法 入行5月鋃鐺入獄
上午11點,正是晨果(化名)一天之中最忙的時候,訂單、理貨、打包、發件……雖然今年春節后新招了4個人,但是每天一睜開眼,他還是忙得團團轉。
“一根網線連通了外面的世界,它既可以是違法犯罪的邪路,也可以是發家致富的正道。”3年前,晨果曾因為實施電信詐騙被判刑。3年后,他因為經營電商而致富,年銷量達數百萬元。
采訪時,他的手機提示音不停地響起。“不好意思,應該是訂單來了,可以先不用管。”這個剛剛三十出頭的小伙子有點靦腆地說。
對于自己“過山車”般的人生經歷,晨果不愿意輕易提起。在些許猶豫之后,才向《法制日報》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我初中畢業,文化程度不高,做什么都難成。”晨果說,他曾外出打工、創業,但都沒賺到多少錢,尤其是在福州賣茶葉時,沒趕上好光景,“把本都虧進去了”。彼時,聽到身邊有人做電信詐騙一夜暴富,這讓內心無比焦慮的他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這玩意也不是一開始就會,但不會就學嘛。有人告訴我可以在網上學習如何操作,果然一搜就搜到了相關QQ群,群里有教授如何實施詐騙的范本,我就一邊學一邊做。”晨果說。
對此,晨果心里并不安穩。他不敢向老婆透露一點信息,也不敢讓父母知道真相。在前往廣東汕頭實施詐騙的日子里,他都是宣稱在廣東“打工”,每隔兩周還給妻子打電話報平安,與父母和兩個四五歲的孩子說說話。
剛入門的晨果,驚訝于電信詐騙的產業化和組織分工化。他最先接觸的是電信詐騙產業鏈的初端,即買賣個人信息。
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晨果和團伙成員以汕頭的出租屋為詐騙窩點,在QQ群里以每條3元至4元的價格,購買摩托車車主、殘疾人的資料等個人信息。這些信息隨后被用來實施以發放殘疾人補貼或摩托車補貼為由的詐騙。
隨后,晨果負責第二線電話。在該詐騙團伙中,負責第一線的人平均一天要打幾百個電話,得手后就轉到晨果這里,他和另一成員負責撥打第二線電話。
“我撥通受害人電話后,以發放補貼為由,引導他們到銀行ATM機旁,弄清他們銀行卡內的余額,再以做數據連接為由,讓他們按提示操作轉賬,轉走他們卡內的錢。”晨果說,騙到錢后,他再通知事先聯系好的專人去取錢,然后匯至他指定的賬號。
除了明確的組織分工,這一團伙還有清晰的利益分紅機制:負責一線電話的人按詐騙金額的10%提成,負責二線電話的分得25%,幫助取錢的獲分得10%,還有一部分用于購買作案工具和日常開支。
晨果說,自己確實通過詐騙賺了些錢,但這段經歷在5個多月后就戛然而止。2015年5月,他們租住的房子被斷水、斷電,警察破門而入,所有團伙成員全部被抓。次年4月,晨果因犯詐騙罪,被湖南省沅江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期五年執行。
司法幫扶回歸社會 網上開店年銷百萬
盡管詐騙之路在短短5個月的時間里走到了盡頭,但對于當初被警方抓獲,晨果倒認為那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那幾個月,其實我過得并不好,每天都提心吊膽的,很多時候害怕得睡不著覺,總想著自己真被抓了以后,父母和老婆孩子該怎么辦。”晨果說,直到進了看守所,反而安心了,“我決定出去后再也不做這一行”。
被判緩刑后,晨果從看守所釋放回家。依靠什么謀生,又讓他煩惱不已。一籌莫展之際,安溪縣尚卿鄉司法所所長陳燕中來到了他的家中。
陳燕中此行的目的是詢問他的就業意向,“我們司法所不僅要管理這些矯正人員,以防他們重新犯罪,更注重的是幫扶他們早日重新回歸社會,融入社會”。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晨果要在本地接受社區矯正,定期報到、參加學習和義務勞動,滿5年才能解除社區矯正。
安溪縣有馳名全國的藤鐵工藝,尚卿鄉更被稱為中國藤鐵之鄉。于是,晨果有心“就地取材”,想做藤鐵生意。對于這個想法,陳燕中覺得可行,但如何將這個生意做好,兩人同時想到了電商。
于是,陳燕中回去后馬上為晨果定制了一套社區矯正方案。幾天后,晨果完成了淘寶電商注冊,陳燕中又將他帶到了一個電商培訓班。
這個電商培訓班正是安溪縣司法局組織的,為全縣社區矯正人員提供免費培訓,設在離縣城10公里左右的弘橋智谷電商產業園,授課的都是產業園里網商學院講師。從2015年開設以來,迄今已舉辦了20多期。
晨果很珍惜這個機會,他邊開店邊學習,把電商培訓的三個班學了一遍,從基礎班到中級班再到高級班,培訓內容包括如何注冊、認證以及如何設置商品描述關鍵詞等。
不過開店當年,晨果還是虧了幾萬元,經常是好幾天沒一筆訂單。2017年他逐步上道,賺了十多萬元。等到2018年,他打造出了第一個爆款茶幾,生意瞬間火了起來。“一個月光銷售這個茶幾就能賺個十來萬元,加上其他產品,每個月至少能有20多萬元的銷售額,一年下來也能銷售幾百萬。”晨果高興地說。
現在說起直通車、流量、點擊率、轉化率這些電商術語,晨果已頭頭是道,他的朋友圈也由以前搞詐騙的團伙,變成了電商老板圈。不論店里再忙,每當淘寶大學更新網課時,他還是會認認真真地學一遍。
對于晨果而言,曾經的電信詐騙經歷依然是他心頭的一根刺,總讓他在某些特殊時刻悔不當初。晨果坦言,尤其是看到有關電信網絡詐騙新聞時,自己心里總是五味雜陳,非常敏感,一方面覺得很丟人,另一方面也慶幸自己被抓,得以痛改前非,“想起那些被我騙過的人,真的很想對他們說一聲‘對不起’”。
連續多年高壓打擊 助力就業根治詐騙
如今,當地政府在鄉村通往縣城的主干道、村委會門口以及人流密集的廣場等地,懸掛有“與其到境外詐騙,不如上淘寶開店”等標語,向那些仍然在境外實施詐騙的人喊話,勸其回鄉自首。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像晨果這樣由詐騙人員變成合法電商的有將近300人。
為擺脫詐騙重災區的惡名,安溪已連續多年高壓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幫扶電信網絡詐騙緩刑人員做電商,便是當地政府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綜合施策的重要一環。
對那些做電信網絡詐騙被判緩刑的人,走出看守所后與社會有一定脫節,如果不及時幫扶和引導,他們較難融入社會,還有可能再做電信網絡詐騙。為此,安溪縣司法局因地制宜,為那些有從事電商意愿的人員提供免費的電商培訓,并提供創業平臺,對家庭困難的還提供一筆幫扶基金。
來自安溪縣電商協會的數據顯示,安溪有21個淘寶村,有5個淘寶鎮,從業人員有10多萬人。以尚卿鄉為例,圍繞鐵藝家具,已形成從鐵藝加工到噴漆,再到后期產品包裝、存儲和物流的產業鏈。
據安溪縣司法局統計,包括電信網絡詐騙緩刑人員、因聚眾斗毆被判緩刑的人員等在內的1000多名社區矯正人員參加過電商培訓后,大多走上電商,賣起了茶葉或鐵藝家具。
“特別是一些原來從事電信詐騙犯罪的矯正人員,經過培訓做電商,重塑了生產生活信心,自覺遠離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實現了由電詐變電商、團伙變團隊的轉變。”安溪縣司法局副局長王愛平說,更為可喜的是,有的還成為整治電信詐騙的宣傳員,到中小學、到社區矯正人員的電商培訓班上講述心路歷程,從一名“違法者”變成“普法者”。
“‘安溪騙子’這樣的稱號我們要不要?”2016年9月9日,安溪舉行誠信建設千人大會,時任安溪縣代縣長的劉林霜作出上述發問。在場的1000多名安溪各鄉鎮、村、社區干部作出振聾發聵的回答:“不要!”
兩年后,安溪再次召開千人大會,地點是在縣影劇院,這一次將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納入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會上,安溪發布了后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五個一律”:詐騙贓款建房一律拆除,贓款一律追繳;涉嫌詐騙人員在城區購買了學區房,資金來源難以說明的,一律取消城區公立學校就學學位優惠;一律停止城鄉居民醫保城鄉補貼;一律列入失信人員名單,限制乘坐動車、飛機及入住高消費賓館等行為;一律停止詐騙人員所在村居由縣級安排的所有政策性補貼及向上項目補助申請。
經過多年的高壓打擊,當時很多詐騙分子選擇跑到境外作案。為此,安溪警方還在云南邊境設立長期工作組,在邊境及其他國家持續開展打擊電信詐騙行動。今年3月,工作組赴緬甸端掉兩個電信詐騙窩點,抓獲31名涉案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