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4月10日電 題:面對外部困難,加緊練好內功
新華社記者裘立華
當下國內疫情防控趨勢明顯好轉,但外部環境越來越復雜,這時候考驗的是定力和信心。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復工復產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是束手無措,還是化危為機?答案無疑是后者,為此必須做好自己的事,力爭在危局中把握新的機會。
應該看到,國內的一些有利因素:一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人民群眾艱苦卓絕的努力下,國內疫情防控總體上得到控制;二是中華民族往往能在困難中創造輝煌,此次疫情讓中國人民的凝聚力得到很大提升,應對危機的勇氣得到很大提振,這是中華民族戰勝任何困難的底氣;三是中國經濟基本面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且有廣闊的內需市場,完整的產業鏈,以及不斷涌現的新興產業……尤其是中國人民具有勤勞勇敢的精神品質,不僅能夠戰勝疫情,也能在復工復產、恢復經濟生活和創造發展機遇等方面取得新成就。
練好內功,做好自己,才能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總體戰,才能與世界人民攜手打敗新冠病毒。
發展新經濟,創造新機會。中央已經開始加大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這些一定會成為新的增長點。
要穩定內需,更要做大內需。中國有14億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有條件擴大內需,這是中國經濟的底氣;同時,也要看到,消費梗阻仍然存在,影響內需擴大的問題還不少,新的需求還有待激發,要加快供給側改革,滿足有效需求,消除各種障礙,讓人民群眾放心、開心。
營造市場環境,保護市場主體。如對民營經濟、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還需要大力支持。要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讓一些占有資源多、生產率低下、浪費嚴重的市場主體退出市場。
困難看擔當,逆境看胸襟。外部環境越復雜,練好內功越重要。這是眼下克服疫情危機的需要,也是恢復經濟生活的需要,更是把握發展機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