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up id="9uyrv"></sup>
<button id="9uyrv"></button>
<sup id="9uyrv"></sup>
<samp id="9uyrv"><em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em></samp>
<sup id="9uyrv"><div id="9uyrv"></div></sup><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legend></samp>
<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var id="9uyrv"></var></legend></samp>
自然指數年度榜單:中國是最近5年科研產出增長最快國家
發布時間:2020-04-30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點擊:643992

  中新社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30日發布的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顯示,中國2015年至2019年科研產出的貢獻份額增加了63.5%,是增長最快的國家。

  自然指數年度榜單旨在展示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最新榜單顯示,美國依然位于首位,中國居第二位,兩者差距不斷縮小,德國、英國、日本、法國、加拿大、瑞士、韓國和澳大利亞排名第三到第十位。

  與前幾年一樣,中國科學院、哈佛大學和德國馬普學會依然位居機構產出的前三甲,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德國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北京大學排名第四至第十位,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經調整后的貢獻份額增加25.6%,令其位次較前幾年有大幅提升,升至第八位。

  中國科學院位居機構首位,其貢獻份額是哈佛大學的兩倍,占自然指數總份額的2.8%,并在化學、物理、地球和環境科學這三個學科領域的產出均居于全球首位。哈佛大學的生命科學研究產出在全球居首,該校是學科排名跨度最大的機構之一——其生命科學位居首,而化學居第33位。

  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還增加機構“上升之星”榜單,追蹤2015年至2019年各機構高質量科研產出的增長情況。該榜單顯示,前44家機構“上升之星”全部來自中國,當中升幅最快的前十家依次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其中,中國科學院大學經調整后的貢獻份額增加242%,摘得升幅之冠。

  自然指數創始人David Swinbanks表示,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顯示,獲得良好資助的大型知名機構繼續在自然科學領域的高質量科研產出上有強勁表現。“但我們也看到規模較小、更年輕的機構也非常有可能迅速上升,與那些更資深、地位更穩固的機構并駕齊驅”。(完)

另类乱子伦XXXX_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_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_思思热在精品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