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7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道,阿聯酋“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將于近日發射。不過,由于發射地日本的天氣原因,發射任務已經兩次推遲。最新的發射時間暫定為7月20日至22日之間。作為阿拉伯國家的首個火星任務,此次火星探索之旅有哪些看點?
為什么發射火星探測器?
報道稱,阿聯酋在宇航科技和太空飛行器的設計制造方面經驗有限,國家太空總署成立僅僅6年。而火星探索風險極大,迄今為止所有的嘗試中成功的只有大約一半。那么,阿聯酋的此次探索,都有哪些考量?希望實現哪些目標?
據稱,這顆火星衛星一旦成功進入軌道,將幫助人類對火星大氣層形成全新的認識。另外,“希望號”火星探測計劃的另一個目的是,激勵和吸引阿聯酋和阿拉伯世界中的更多年輕人在中學和大學選修科學技術課程。
報道指出,更宏觀的目標與阿聯酋政府的經濟大計方針有關。阿聯酋和沙特一樣,正在設法減少國民經濟對石油天然氣的依賴,逐步向高科技、知識型經濟轉變,以適應未來世界。
“希望號”計劃負責人奧姆蘭·沙里夫認為值得冒這個風險,作為研發項目,允許失??;重要的是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阿聯酋將從這次任務中獲得能力和實力的提升,積累經驗和知識。
怎么做到的 ?
短短六年時間里,阿聯酋靠什么完成了這個尖端復雜的項目?
“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的建造得到美國科學家的幫助,發射則由日本的火箭承擔。升空后,它預計將于7個月以后抵達繞目標軌道,開始研究火星大氣層和其他科研任務。
不過,阿聯酋政府明確告訴項目團隊,探測器必須自力自主開發建造。
但自主開發不等于閉門造車。“希望號”的研發大部分是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校區的大氣與空間物理實驗室(LASP)進行的,也有相當一部分工作是在迪拜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太空中心(MBRSC)完成。
LASP資深系統工程師蘭丁認為,阿聯酋現在已經具備自主自力完成新的探測任務的能力和條件。因為阿聯酋工程師們從頭到尾親自動手,有了實戰經驗。
準備探測什么?
阿聯酋不準備重復別國已經開始的探測項目。因此,他們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下屬的一個顧問委員會火星探索項目分析組(MEPAG)征詢意見。其中一個項目是,研究火星大氣層能量在一天和一年內上下垂直流動的情況,追蹤探測對火星大氣層溫度有極大影響的一些特征。它還將考察火星大氣層頂部氫和氧的中性原子的行為變化。
“希望號”升空后,計劃將飛行近5億公里,并于2021年2月抵達火星軌道。
屆時,“希望號”將像氣象衛星一樣,繞火星做近赤道軌道運行,收集星球上不同區域在不同季節和不同時間的全天候氣象數據,還有其他相關數據,幫助地球上的科學家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火星的氣候條件。
報道指出,這或有助于解開一個關于火星的重要謎團:曾經和地球一樣遍布江河湖海的火星,怎么變成現在這種干枯、荒蕪的狀態,而答案可能藏在火星周圍的氣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