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銀發族網購同比增長近5倍,主要購買休閑用品和服務
香港《南華早報》10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老年消費者正將“銀發”變為電商“黃金” 朱庚惠(音)是網購新手,卻像那些年齡僅相當于她1/3的人那樣,喜歡上了網購。在照顧孫輩和跳廣場舞的間隙,這名67歲的退休老人每天平均在手機上要花費3個小時,尋找衣服、家居用品和保健品。朱說:“(網購)質量比我在超市買到的大多數商品還要好,而且更便捷,尤其是在有促銷活動時。”她還在社交平臺上與一群朋友分享有關鏈接,他們在平臺上討論并相互推薦商品,“找到(劃算的)東西令人興奮,這讓我每天都有所期待”。
朱是正在擴大的中國銀發網民群體的一員,在疫情、政府政策、電商巨頭等因素推動下,這個群體過去一年中轉向網購。本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盡管2020年前是年輕人負責為上年紀的親屬網購商品,但如今潮流已發生改變。
有關調查發現,中國大城市的很多退休人員有錢有閑,已成為疫情后“最能買”的網購群體之一。今年銷售的老年用品中,半數以上是老人們自己網購的。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銀發族網購同比增長近5倍,他們主要購買休閑用品和服務,例如園藝物資、團體游等。
中國人口正迅速老齡化,適用于老年人的商品和服務規模隨之增長。過去一年中,60歲及以上老人成為中國網民增長的主力之一,截至今年6月,老年活躍網民人數達到1.233億,相比之下,截至去年3月僅有6060萬。
研究中國老年消費的經濟學家桃瑞絲·馮(音)說,如今中國老年顧客與社會的聯系更緊密,已開始從線下轉向線上體驗,尤其是疫情暴發以來,“很多老年人喜歡網購,他們希望感覺自己還年輕并嘗試新事物”。為開拓相關市場,在線商家需簡化App和網站的設計,或提供老年用戶友好型指南。有關專家認為,商界需摒棄對中國老年人的過時看法,為銀發經濟打造更強大的供給側。
十四五規劃已將銀發經濟列為發展目標之一,中國已開始實行措施,確保網站和App更方便老年用戶使用。北京某咨詢公司創始人段明杰(音)說,一些公司即使在疫情期間也在嘗試進軍老年市場,“現在抓住這個機遇很重要。老年人曾長期被忽視,但如今已不再是這樣”。(作者Cat Wang,丁玎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