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up id="9uyrv"></sup>
<button id="9uyrv"></button>
<sup id="9uyrv"></sup>
<samp id="9uyrv"><em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em></samp>
<sup id="9uyrv"><div id="9uyrv"></div></sup><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legend></samp>
<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var id="9uyrv"></var></legend></samp>
專訪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者吳宏偉:用“香港出品”貢獻國家所需
發布時間:2021-11-05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點擊:969
  中新社香港11月4日電 題:專訪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者吳宏偉:用“香港出品”貢獻國家所需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國家自然科學獎是非常高的榮譽,也是一個鼓勵,當然更重要的是,作為香港的學者,希望為國家做點事。”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吳宏偉4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3日公布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得獎名單,吳宏偉以“狀態相關非飽和土本構關系及應用”榮獲二等獎,該項目其他主要人員包括香港大學教授李焯芬、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戴福初、汕頭大學教授趙仲輝以及香港理工大學周超博士。
  
  吳宏偉在受訪時對記者介紹,他和團隊成員從15年前開始,就從事有關非飽和土的研究。非飽和土是復雜的固、液、氣三相多孔介質,是所有建筑物的承載體和邊坡的組成材料,可以說是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
  
  “我們的研究一方面是解決氣候變化對土的特性以及人為建筑物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研究人類活動會如何影響土的特性,以此來幫助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吳宏偉說,其研究項目的成果為邊坡、垃圾填埋場和路基等基礎設施的科學設計與安全施工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
  
  談及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吳宏偉表示,對于材料的特性,科學研究者需要先觀察、再思考,而后才能得出相應的理論。由于研究的內容非常新,團隊要同時自主研發儀器進行測試,突破一些研究的困難,并不斷地進行大膽嘗試。
  
  據吳宏偉介紹,關于“狀態相關非飽和土本構關系及應用”的項目,他和團隊成員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是在香港做的,這也有著深刻的意義。作為一名香港學者及項目的首席負責人,他非常驕傲可以用“香港出品”,貢獻國家所需,特別是可以應用在“一帶一路”中。
  
  “‘一帶一路’中,國家和國家之間如何接軌?主要還是通過陸路和鐵路,而鐵路的路基就是用非飽和土做的,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所以我們的研究,可以在這方面用得上。”吳宏偉表示。
  
  作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吳宏偉也與內地的學者有很多的聯系與合作。未來,他希望繼續加強與內地學者的合作,結合非飽和土以及植被的有關研究,繼續對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有所貢獻。
  
  “達到生態文明是最終的目標,希望我們的研究也可以一步步往上走。”吳宏偉說。他還表示,近年來他也推薦香港的學者到內地工作、發展,希望他們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吳宏偉看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騰飛,內地的教育市場將更加廣闊,香港的學者和高校也可以更多聚焦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長遠戰略,為助力國家發展及“一帶一路”,發揮積極主動的作用。(完)
另类乱子伦XXXX_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_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_思思热在精品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