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浪翻滾,機聲隆隆。眼下正是連江縣2.35萬畝晚稻收獲期,田野間稻浪涌動,收割機組團奔馳在稻田中,一幅美麗的豐收畫卷徐徐展開。
10日上午,在敖江鎮幕浦村水稻種植基地,種糧大戶余秀俊與雇來的兩名農機手一道,駕駛大型收割機在稻浪中來回穿梭。伴隨著轟隆隆的響聲,谷粒隨著輪軸轉動而脫落,顆粒歸箱。箱滿后,他們便通過專用管道把稻谷卸到拖拉機上,而后運到烘干廠,利用全自動烘干機進行烘干。“畝產能達到500公斤,都是依靠機器收割,省時省力又省錢!”余秀俊言語中透著喜悅。
幕浦村水稻種植基地內,收割機在收割稻谷。通訊員 吳其法 攝
從事水稻種植20余年,余秀俊早已摸清了門道:種糧要掙到錢,除了積極擁抱先進的農業技術外,還要提高機械化和精細化管理水平。
他說,過去依靠傳統牛耕和人工栽培、管理,一年只能種幾畝田,產量也不高。這幾年,在政府大力扶持下,從耕田、育苗、插秧、防治病蟲害、收割到烘干、碾米,實現全程機械化,“現在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保守估計,年產量可達50萬公斤。”
連江縣今年共播種糧食作物10.82萬畝,其中晚稻2.35萬畝。近年來,連江縣多措并舉,一方面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規?;?、現代化經營,全面推廣機械化作業,提高工作效率,全縣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84.2%;另一方面,不斷加大農業扶持力度,制定出臺種糧補貼、購買農機具補貼、水稻種植保險等10條扶持糧食生產措施,積極引導農民從傳統種植模式升級成為現代農業,通過現代農業助力鄉村振興。(記者 林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