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2月6日電 題:韓國“歐巴”扎根昆明16年:我在第二故鄉出品“匠心”
作者 熊佳欣
“昆明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在這里度過青春時光,收獲了事業、愛情和家庭,幾乎從未想過要離開?!倍绽ッ?,午后陽光明媚,安靜的社區街道上,行道樹斑駁的光影投射在一家咖啡店門口。店里,韓國老板邊真佑正在忙碌。馥郁的咖啡香氣中,邊真佑告訴中新社記者,這是他在中國昆明度過的第16個溫暖如春的冬天。
2004年,邊真佑離開家鄉韓國首爾,來到中國昆明的云南大學學習漢語。當被問及為什么在中國眾多城市中選擇昆明時?邊真佑爽朗一笑說,“我的朋友告訴我,學漢語就要去韓國人很少的城市,才能脫離母語依賴環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p>
事實證明,邊真佑的決定頗為明智。如今,他的漢語幾乎聽不出口音,甚至會說一些昆明話,能一邊說著韓語招待同鄉客人,一邊用昆明話同牛奶配送員打招呼。韓國首爾與中國云南,已經在邊真佑身上悄然融合,也被他裝進了自己的咖啡店里:招牌和燈帶上的韓文、昆明牧場的牛奶與普洱生產的咖啡豆。
“不過,更令我驚喜的是昆明的氣候和環境,這里溫暖、干燥、陽光充足,一年四季都很舒適?!边呎嬗诱f,“我也熱愛云南的美食,喜歡云南各個地區的菜系,它們之間毫不相似,卻都非常美味?!睉{著熱愛,邊真佑在回韓國服兵役兩年后,于2007年重返昆明,并就此“扎根”。
畢業后,邊真佑留在昆明成為一名咖啡師。他告訴記者,在韓國咖啡文化十分盛行?!绊n國街頭很多咖啡店口味獨特、出品穩定,價格卻往往很實惠,所以每家店都有自己的忠實顧客。在昆明開一家這樣的咖啡店,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边呎嬗犹寡?,咖啡的制作成本主要來自機器和原料,要想做到高品質、低價格,就必須有所取舍。
于是,他放棄了價格高昂的全自動咖啡機,把成本盡量花在優質食材上,以手動萃取保證每一杯咖啡的穩定出品。盡管非常辛苦,制作速度也慢,可邊真佑卻甘之如飴,“希望讓顧客以驚喜的價格喝到驚喜的味道?!睆膿慰Х葞煹阶约寒斃习?,邊真佑始終堅守“匠心”做咖啡,也因此與曾是客人的昆明姑娘劉姝含結緣,在第二故鄉收獲人生摯愛。
這些年,邊真佑與劉姝含走遍了昆明的大街小巷,他們還游覽了云南的很多古城、古鎮,欣賞古樸或民族風格的建筑,留意堅守匠心的手藝人。邊真佑認為,“城市在發展中應當保留自己的底色,盡可能地保護古城、古建筑與傳統的手藝和文化,才能使城市擁有獨特的魅力?!?/p>
2021年12月,邊真佑擁有了兩個新的身份——丈夫和店主。邊真佑每天忙碌在咖啡店里,獲得妻子的鼓勵和顧客的肯定,雙重快樂使他干勁滿滿。春節假期,邊真佑夫婦放棄休息,堅持每天營業,只為不讓熟客跑空。
“我愛咖啡,我也愛這座城市,我希望和愛人一起讓更多市民喝到好喝的咖啡?!边呎嬗诱f。(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