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9月3日電 (楊伏山 董榮娣)2022第八屆中國(福州)智慧軌道交通與創新發展大會2日至3日舉行,來自中國各城市地鐵設計研究院專家、高校資深學者和行業優質企業代表濟濟一堂,共探智慧軌道交通創新發展的新話題。
伴隨著新基建和信息化建設的迅速發展,軌道交通進入網絡化、智能化階段,如何借助數字科技、物聯網技術,實現軌道交通行業的智能監測、高效運維和綜合管理,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由世界軌道交通發展研究會和福州地鐵主辦,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廈門物之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聯合協辦的本次大會,圍繞“交通強國”和“數字中國”戰略,聚焦軌道交通建設與運營的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等行業熱點,共同研討新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應用。
主辦方介紹說,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丁榮軍、王復明,世界軌道交通發展研究會及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負責人以及業界知名專家學者、企業界代表先后做了主題報告或發言。
活動還通過智者對話、專家論壇、自由交流等方式開展經驗交流與分享,專家和代表對軌道交通未來發展提出許多新建議,對軌道交通朝“智能化、綠色化”方向進行深入探討與新思考。
軌道交通是一個重資產、重技術的行業?!爸刭Y產”是每一公里地鐵的建設都要耗費數億人民幣,這還未計算運維和服務的費用;而“重技術”則是要借助技術的力量,用創新性的科學技術賦能行業發展,助力軌道交通實現降本提效,才能使整個行業邁入智能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作為軌道交通領域的優質民營企業代表,物之聯在軌道交通領域上下求索,先后通過IRIS、SIL2、CMMI3、ITSS等資質和質量體系認證,獲得最佳軌道交通物聯網創新獎、智能制造示范企業、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瞪羚創新企業等稱號。
物之聯董事長張澤華稱,企業自創立以來致力探索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創新應用,構建了“感知-監測-診斷-預警-評估-運維”一體化技術體系和豐富的軟硬件產品,諸多科技成果已成功應用于福州、北京、廈門、天津等國內十幾個城市的軌道交通線路。
面對未來的機遇和挑戰,張澤華在會上提出希望帶領團隊在福建、北京、天津、長沙等地繼續深耕的同時,未來能與更多國內外優秀同行一起交流,共同為中國軌道交通構建一個智慧運維體系,使中國軌道交通以一步一革新的成效取得綠色、智慧和健康的持續性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