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11月2日電 福建福清是全國著名僑鄉,160多萬海外華人華僑遍布155個國家和地區。廣大鄉賢是福清的驕傲,鄉賢文化在福清擁有廣闊的群眾基礎和文化土壤。
2021年起,福清市部署各鎮街創建一批精品鄉賢館,吸引和凝聚鄉賢報效桑梓、回歸發展,反哺桑梓,為“最福清”建設匯聚鄉賢力量。鄉賢館作為宣傳優秀鄉賢、弘揚鄉賢文化重要載體,已然成為福清的重要文化標識、精神高地。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凝僑心、聚僑力,講好福清故事,傳播福清好聲音,近日,福清僑聯帶大家走進24個鄉賢館,感受一下福清與眾不同的僑鄉文化,找尋獨屬于你的“福清記憶”。
玉屏街道
玉屏街道鄉賢館位于玉屏街道“E+7”黨群中心(玉屏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以“十最”為載體,集民俗文化,傳統文化,紅色文化,高新文化“四化”于一體。展館以復古風格為主,整體設計為五個板塊,多方還原老玉屏、老城區的風貌,讓觀眾尋找久遠的回憶,感知歷史的厚重,探尋城市的內涵。
龍山街道
龍山街道鄉賢館位于東部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旁,建設初期,街道發動廣大黨員群眾協助收集有歷史價值的文獻資料和實物,共收集文獻資料133份,實物50余件,形成文稿9萬字。
龍江街道
龍江街道鄉賢館位于風景宜人的龍江街道小南洋村。鄉賢館的立意與落成,不止于展覽功能,更考慮到村民的休閑需要,主體展館外環繞了一圈古樸的實木走廊,雅致的園林造景點綴其中。場館設計以山水相宜・文韻龍江為主題,以水為概念,波浪為主要元素,藍色為基調,融入整個空間。
音西街道
音西街道鄉賢館位于溪前東196號,該建筑原為音西康輝小學,六七十年代,由印尼華僑蔡云輝先生出資修建,音西沿襲先人反哺桑梓的鄉賢精神,修建音西鄉賢館,弘揚鄉賢文化。在建設方面,外部保留了原建筑的灰色欄柱,做了貼磚的翻新,以中國紅為色,仿福清獨具特色的歷史風貌建筑,紅磚朱瓦,坐落整齊。內部整體采用徽派建筑風格,以一幅歷史卷軸緩緩展開述說音西鄉賢風貌。
宏路街道
宏路街道鄉賢館位于觀溪片區觀瀾云著小區12#樓110、111號店面,館內設置有“古代鄉賢”“革命烈士、革命者”,“僑界”“政界”“軍界”“企業界”“文化界”“科技界”專欄及鄉賢議事室、收藏有55位鄉賢名人事跡及諸多傳統文化、其中包含古代人物、近現代人物、紅色革命者、文藝家、美食特產、俗風情、文物單位、節日部分、寺廟祠堂。
石竹街道
石竹街道鄉賢館內設置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蘊”長廊,展示了石竹街道的發展歷程。館內除各類鄉賢故事外,還同時運用3D、AI技術讓觀者“云游”石竹,領略石竹的山和水韻、優美生態,更好地感鄉賢、頌鄉賢、學鄉賢。
陽下街道
陽下街道鄉賢館位于洪春松濤園青少年活動中心,總體分為前言、陽下印象、古代先賢、革命英烈、人民公仆、海外僑賢、鄉梓先鋒、后記等九個部分,集中展現陽下鄉賢風采、多角度彰顯傳統鄉愁文化,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區域特色。
鏡洋鎮
鏡洋鎮鄉賢館坐落在福清“北大門”,由“鄉賢介紹”“紅色文化”“人文景觀”“自然景觀”“藝術展品”五個板塊組成,重點展示了古代鄉賢、文藝名人、商界鄉賢等40多人及“宗鶴拳”“拔龍繩”非物質文化遺產、紅色遺址、紅色故事,以此頌傳歷代先賢、匯聚當代鄉賢、涵育現代鄉賢。
東張鎮
東張鎮鄉賢館位于道橋村農耕文化公園旁,鄉賢館與景區融為一體,既是展示鄉賢文化的陣地,也是一個網紅打卡點。
一都鎮
一都鎮是福清革命老區鎮,一都鎮鄉賢館則坐落于狀元街內。多年來,有數千一都籍鄉親闖蕩海內外打拼創業,在經濟、政治、法律、金融等領域頗有建樹。他們中有的榮任福清世聯會副主席,海外新僑中的非洲的南非、菜索托等地福清同鄉會領導大多是一都籍鄉賢。近年,廣大一都籍鄉賢以振興家鄉經濟為己任,在國內各地興辦企業,全方位參與祖國、家鄉的經濟建設,為家鄉的繁榮、發展做出了貢獻。
漁溪鎮
漁溪鎮鄉賢館位于漁溪中心校內,以“鄉情鄉思鄉愁”為主線,劃分五個展廳、六大展區,共展示古代鄉賢及紅色人物27位,僑領僑賢及當代鄉賢99人。同時,以文字、圖片、實物、數字、燈光等形式展示了漁溪鎮歷史文化、僑鄉文化、鄉賢事跡以及鄉鎮的歷史變遷、前世今生。
上逕鎮
上逕鎮鄉賢館以時間為軸線,分成忠孝節義話古賢、血染風采歌英烈、情系桑梓頌僑賢、向上向善贊今賢等四部分,在背景上融入上逕鎮母親河逕江、躡云古橋、鰲江古塔、上逕古厝、隱元故里、中華鰻鄉等“最福清”元素和上逕文化特色,見人見事見景,勾起鄉愁,感悟傳承。
江陰鎮
江陰鎮鄉賢館整體設計以藍白色彩為主,故分為為江陰印象、玉嶼情韻、玉嶼掌故、鐘靈毓琇、璀璨前程五大主題?!胺灿腥A人處,必有江陰人”。江陰人的足跡遍布6個大洲、55個國家和5個地區,他們在異國他鄉攜手同行,篳路藍縷,奮發圖強,創造了輝煌的業績與財富,為居住過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新厝鎮
新厝鎮鄉賢館、鄉風館建于江兜華僑中學紅磚樓一層。這是一棟極具特色的南洋風格紅磚樓,由江兜村華僑捐建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三間鄉賢館分別載錄了福清市、新厝鎮、江兜村的鄉賢事跡,兩間鄉風館圖文并茂地展示了鎮村的族規家訓,展示新厝鎮新時期涌現出的身邊好人、最美庭院。鄉賢館、鄉風館,是新厝人民熱愛家鄉、服務桑梓、鄉風文明的最好見證,也能讓更多的人借著鄉風館,重拾“溫良恭儉讓”等傳統文化,傳承鄉賢文化、助推鄉村發展、弘揚鄉風文明。
??阪?/strong>
??阪傕l賢館位于元載文化中心大樓內,設計上融入了龍江橋、古厝等豐富的??谠?,并最大限度還原了明代古跡“通江門”。展廳部分分為“史跡燦爛”“鐘靈毓秀”“紅色精神”“游子根脈”和“英才輩出”展廳,以愛國、愛民、愛鄉為主線,穿越千年歷史時空,展示俊賢事跡與風范懿德。
南嶺鎮
南嶺鎮鄉賢館選址位于大山村的清代嘉慶年間古厝——食菜厝,共分為古代館—龍津映雪、近代館—赤石崢嶸、當代館—草茂根深、未來館—海闊天空4個年代館、1個聚賢廳和1個明道書齋三大板塊。
城頭鎮
城頭鎮鄉賢館選址在素有“金五龍”之稱的五龍中學校內展館,由印象城頭、歷史記憶、鄉賢人物、鄉賢典范四個部分組成。從城頭鎮的地理位置特色、“耕讀漁鹽”特殊文化產物及古代先賢和近現代鄉賢故事等方面,向觀者介紹城頭鎮的歷史底蘊,將城頭鎮千百年來演變的歷史、人文提煉出來的,濃縮出城頭文化和城頭精神,山的執著,海的開放,守正創新,奮斗圖強。
龍田鎮
龍田鄉賢館坐落于福廬山公園,地理位置獨特,建筑風格古香古色。展館設計理念以“牛田”轉變“龍田”為元素,劃分新、舊龍田風貌區域。記其事,述其跡,以鄉賢為楷模,以鄉情為紐帶,弘揚優秀傳統,培育文明鄉風。
江鏡鎮
江鏡鎮鄉賢館共展示鄉賢人數76人,展示特色物件33件。場館建設布局設置“1個主題(“田園江鏡、濱海畫廊”)、5項文化(紅色文化、院士文化、誠信文化、古厝文化、民俗文化)、6大賢達(革命志士、軍政精英、文史才俊、僑胞賢達、商界新秀、凡人善舉)”等內容。
港頭鎮
港頭鎮鄉賢館位于鎮機關大院內,共上下兩層,分為鄉賢文化展廳和鄉賢休息室(會賢軒)。文化展廳共分為“前言”“港頭印象”“群賢薈萃”“后記”四篇章。其中,“群賢薈萃”是核心,辟有5個小版塊,包含:古代鄉賢、人民公仆、革命先輩、海外赤子、鄉邦人物。目前展館內已展示各類鄉賢人物108位,其中古代鄉賢9位,革命先輩15位,人民公仆27位,鄉邦人物29位,海外赤子28位。
三山鎮
三山鎮,現以綠色能源產業聞名遐邇,鄉賢館故以“樹”為設計理念,寓意人們在它的蔭翳和潤澤下,成長、成才、成賢,志在四方、智傳天下。館內隨處可見的曲線,綿延不斷,將三山的山與海,風與電融入空間氛圍中。
高山鎮
高山鎮的設立已有1000多年歷史,自古以來就十分繁華,且擁有極大的區位優勢,是福清的商貿旺鎮,更有“高山市”的美譽。在鄉賢館內,能看到中國首善,能看到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能看到世界冠軍,還能看到全國愛國擁軍模范....。。他們每一位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續和書寫屬于高山的榮光。
東瀚鎮
東瀚鄉賢館圍繞鄉情鄉思主線,分為古代人物、近代人物、近現代人物、現代人物、紅色人物、民俗風情、古建筑等7大板塊,集中展示了東瀚鎮歷史文化名賢、革命烈士、先進人物事跡,吸引和凝聚鄉賢報效桑梓、回歸發展,為“最福清”建設匯聚鄉賢力量。
沙埔鎮
沙埔鎮鄉賢館位于沙埔鎮文體中心,展館利用現有空間布局,以“鄉情鄉思鄉愁”為主線,分為“前言”“沙埔印象”“風景名勝”“群賢薈萃”“風俗民情”“后記”等六大篇章。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利用實物觀摩、解說講解以及數字化技術,多元化展示鄉賢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