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up id="9uyrv"></sup>
<button id="9uyrv"></button>
<sup id="9uyrv"></sup>
<samp id="9uyrv"><em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em></samp>
<sup id="9uyrv"><div id="9uyrv"></div></sup><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legend></samp>
<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var id="9uyrv"></var></legend></samp>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通過《武漢宣言》
發布時間:2022-11-06  文章來源:中新網 點擊:660979

  中新社武漢11月6日電 (記者 張芹 陳溯)《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部級高級別會議6日下午在武漢閉幕,會議正式通過《武漢宣言》,呼吁各方以強烈意愿和實際行動,促進各類濕地的保護、修復、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續利用。

  在當日晚間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合作交流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春峰介紹,《武漢宣言》在起草過程中,經締約方多輪磋商,最大程度凝聚各方共識,并在此基礎上達成12項共同行動,體現了中方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和對全球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引領。

  《武漢宣言》提到,濕地是全球重要生態系統之一,濕地保護、修復、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續利用,對于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緊迫環境、社會和經濟挑戰至關重要,同時保障著人類和整個地球的健康和福祉安全。

  為避免全球濕地持續退化和喪失而引發的系統性風險,《武漢宣言》呼吁,從各種渠道籌措更多資源,以強化實施濕地公約第四期戰略計劃,并制定具有更大力度的第五期戰略計劃,在2030年前采取更有影響力的行動。

  《武漢宣言》中達成的12項行動還包括:推進濕地保護、修復、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續利用的立法和執法;開展濕地及其生態系統服務的自然資產評估和核算;保護、修復和可持續地管理城市和郊區的濕地,酌情建立濕地公園或濕地教育中心;鼓勵對泥炭地、珊瑚礁和海草床、紅樹林、高原濕地、地下水系等脆弱生態系統適當采取優先保護和管理;加強全球濕地保護工作者之間的技術合作和知識共享;鼓勵締約方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確保原住民和地方社區、婦女、青年、殘疾人、學術界、民間團體和私營部門充分參與各類濕地的保護、修復、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續利用等。

  11月5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在中國武漢主會場和瑞士日內瓦分會場同步開幕,本屆大會以“珍愛濕地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這也是中國加入《濕地公約》30年來首次承辦該國際會議。(完)

【編輯:吳濤】
另类乱子伦XXXX_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_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_思思热在精品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