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11月16日電 (記者 孫虹)一年前,“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6項世界遺產,也是為數不多的城市型世界文化遺產。
連日來,在泉州考察采訪的第22期海外華文媒體高級研修暨感知中國(福建)行采訪團一行,接連走訪了多個世界遺產點,感受泉州和諧、開放、包容的顏值氣韻。
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華媒人士帶著對“世遺泉州”的期待前來,游古城、逛小巷、品小吃,感受體驗當地風土人情和非遺文化魅力。他們中的不少人是來了泉州才知道,這里不僅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首屆“東亞文化之都”的中國代表,還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如今更是一座獨特的世遺之城。
“一個古老文明的城市,一個新興發展的城市?!痹谟鴼W橋網副總編輯王國立眼中,泉州這座新晉世界遺產城市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承載著精神和物質文明的雙重責任,承載著古典和現代文明的雙重使命。
千年來,“海絲”文明相互交融、和諧相處,造就了泉州開放包容、和諧共生的特質。羅馬尼亞《歐洲僑報》社長高進認為,泉州這座世遺之城,應該走向世界,讓更多人所知、所了解。
在泉州古城所在地鯉城區,一公里的涂門街古樸而繁華,這里坐落著泉州府文廟,是中國東南地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文廟,象征著儒家文化;文廟東側200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清凈寺,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禮拜堂而建。涂門街北邊一公里開外,泉州開元寺以中國古代最高石塔——東西雙塔聞名……
走過一個個世遺點,海外華媒代表們追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時期中外貿易的繁榮景況,感受“活態古城”的文化傳承。王國立表示,泉州借助千年文化積淀,借助天然海濱優勢,既保存著傳統的民族文化,又開拓著領先的經濟市場;既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又引領著福建人民的物質潮流。
可以說,泉州申遺成功后,以更清晰的面貌為公眾所知,這不僅是文物保護的新起點,也帶來了文旅產業發展的新機會。高進表示,作為海外華文媒體,我們樂當“世遺泉州”的講述者和傳播者,向更多華僑華人傳播泉州聲音。
幾天來,海外華媒人士的行程涵蓋泉州的產業、民生、生態、文化等方面,用腳步丈量泉州古城的點滴,觸摸鮮活的人物生活,收獲滿滿。
其間,海外華媒人士還觀看了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宣傳片。據了解,該平臺于2021年4月上線試運行,規劃建設譜牒方志、姓氏宗祠、宗親社團、重點僑村3D全景影像、海內外僑情等數據庫,集族譜查詢、尋根服務、宗親聯誼、社團交流、商貿投資等功能于一體,將高效、快捷地為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提供尋根服務。
當前,泉州正全力建設“海絲名城、制造強市、品質泉州”?!拔覀兤诖c海外華文媒體開展更多實質性合作?!比菔袃S辦主任陳曉玉說,“希望廣大華媒朋友聚焦泉州改革創新的成果,深度了解泉州,開展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展示泉州新形象、新風貌,讓世界看見泉州、讀懂中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