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換屆選舉將于12月15日舉行,提名期自11月23日開始,11月30日截止。報名參選情況相當踴躍,包括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陳帆、民建聯主席李慧瓊、教聯會主席黃錦良等都報名參選。他們希望能夠發揮個人所長,積極推動香港融入大灣區發展,為國家及香港建設出一份力。
據香港《星島日報》11月30日報道,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陳帆表示獲得超過200份提名,他會繼續跟進、溝通及尋求其他選委的支持,期待日后有機會為國家、香港和人民服務。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手持近300張提名報名,希望參選可以協助推動兩地創科教育。政協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沈慧林獲200張提名票,他表示自己原本的工作是制作傳統手表的工匠,認為當中有很多發展空間,能通過工匠精神講好中國及香港故事,并在中央宏觀政策中融入香港的元素,希望建立民族匠心及宣揚傳承的創新。
李慧瓊手持400張提名票報名參選,她透露這些提名票來自五大界別,還有其他政黨主席,包括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經民聯主席盧偉國等。當被問到是否會擔任人大常委時,李慧瓊回應說,人大常委是重要崗位,既需要得到國家的全力信任,也需有很強的能力,需要一位德才兼備的合適人選,中央會細心安排,個人想法不是考慮因素之一。
此外,立法會議員霍啟剛決定參與第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他表示,這個決定經過詳細思考,是一個非常慎重的決定。他參與社會公職差不多20年,特別在青年、體育和文化范疇,現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及全國青聯副主席職務。他希望利用好國家文化體育等軟實力,利用好香港特區“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自稱“平凡的臺灣女孩”的臺籍港區政協委員凌友詩,也宣布轉跑道參選。她在發出的信函中提到,兩岸關系緊張,臺海風高浪急,這次毅然決定參選人大,期盼做更多港臺交流工作,并以多年來從事政協的經驗為香港籌謀。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自由黨副主席陳曉峰以及證監會主席雷添良,報名爭取連任。同時也有現任港區人大代表宣布不連任——前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11月27日出席廣播節目后表示,他已擔任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希望更多人有機會參與,提供人大平臺認識國家立法程序。陳智思表示,過去15年,全國人大代表工作對他來說意義重大,使他更加認識國家,特別是“一國兩制”下國家與香港的互動。香港頭條日報網稱,本屆36名港區人大代表中,近一半人將不會尋求連任,包括譚耀宗、田北辰、葉國謙等。
根據規定,年滿18歲香港居民中的中國公民,11月30日前送交參選人登記表以及15名以上選舉會議成員的提名信,就可以報名參選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參選人須在登記表中就擁護憲法、基本法等作出聲明,主席團在選舉日前對參選人違反聲明內容或因危害國家安全被判有罪,經過核實可將其除名。12月15日的投票采取不記名投票,每名選舉會議成員提名的候選人不得超過36名,候選人獲半數選票即當選;如獲得過半數選票的人數少于36人,不足名額在沒有當選的候選人中另行選舉。選舉結果由主席團宣布并上報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報告,確認代表資格是否有效,并公布代表名單。
澳門日前經過表決,推選出由馬有禮、許健康、邱庭彪、何厚鏵等11名選舉會議成員組成的澳門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會議主席團。按照選舉辦法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應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名額為12人,每名選舉會議成員提名的代表候選人不得超過12人。11月28日,澳門提名期結束,有16人前往選舉工作辦公室呈交提名信參選,其中一人資料不全應不具資格?!缎氯A澳報》稱,此次提名呈現出“超穩定結構”,基本上澳門社會各主要界別都有人選,且較為均勻。在現屆12名人大代表中,有9人爭取連任。文章說,在賀一誠因參選行政長官而辭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后,連續兩年的全國人大全體會議都沒有進行補選;明年3月召開的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新一屆常委會組成人員時,必會從12名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中,安排一人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候選人,“這樣澳門又將會擁有一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與澳門特區作為省級行政區劃的建制相適應匹配”。
來源:環球時報
駐香港特約記者:葉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