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為防備解放軍的導彈襲擊,臺軍近年不斷強化主要空軍基地的防御。臺空軍規劃,未來將按照“一機一庫”的政策,構建高抗炸系數防護機庫,“確保臺軍戰力在戰時得以發揮”。但香港《南華早報》15日稱,隨著解放軍研制“能穿透任何強化戰機基地的近程導彈,這樣做可能沒用?!?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class="adInContent">
臺灣《中國時報》15日稱,臺軍為強化機庫防御專門編列近44億元新臺幣的預算,例如臺軍最大的清泉崗空軍基地就規劃新建36座機堡,號稱是“能禁得起‘東風’導彈打擊的‘抗炸機堡’”。報道稱,相關抗炸指標就是“針對反制解放軍‘東風’系列導彈1500磅彈頭而設計”。
但《南華早報》引用軍事分析人士的話說,解放軍彈道導彈和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如今采用北斗衛星導航和終端紅外成像制導,能打擊任何強化的機庫,并精準加以穿透。比如“東風-12”地對地戰術導彈,能配備燃料空氣彈頭產生高溫爆炸,以徹底摧毀目標。平可夫強調,這些導彈的命中誤差不到1米,“臺灣在面對解放軍時,強化機庫的一切努力都無濟于事”。港媒還引用消息人士的話說,解放軍已研制出一系列擁有不同打擊能力、能攻擊臺軍的近程導彈,所有彈頭的命中誤差都不到1米,從而極大提升了它們的打擊威力。(馬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