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7日電(記者 吳濤)5月17日是世界電信日,在當日舉行的搜狐科技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表示,6G時代,網絡將實現“全域覆蓋”,也可以說是空、天、地、海無縫覆蓋。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峰會供圖
“6G時代,基站覆蓋會更多,城市當然還是會有地面基站覆蓋,但是廣域覆蓋只能走向空中,就是把基站裝在衛星上,衛星發展已經成為全球都在競爭的新領域。”劉韻潔稱。
“具體如何把手機和衛星鏈接起來,這么遠的距離怎么連接?手機天線又不能做的很大,我認為可以把衛星的天線連接增大,再結合太陽板,理論上是可以的。”劉韻潔稱,衛星的控制跟地面的控制要能夠協同起來,大量的算力放在地面上來支持。
劉韻潔還表示,還可以利用無人機和浮空平臺,把大量的計算放在上面,進而實現對地面區域的覆蓋,國外已有案例,在平流層做浮空覆蓋,這樣可以和衛星形成互相補充。
劉韻潔進一步指出,在6G時代,算力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將來會進入人工智能社會,算力應該是無處不在,方便地就像用水和電一樣,這樣才能達到目的。
劉韻潔稱,要解決這么大的算力問題,“東數西算”要解決參數的基礎。網絡有丟包,這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一個確定性的網絡來滿足無損的長距離的參數。
“針對這樣一個情況,國際上都在布局新的網絡架構。傳統互聯網在消費領域對于人類、對于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互聯網進入到實體經濟,怎么滿足這個需要,包括滿足算力的需要,這就需要新的網絡架構。”劉韻潔表示。
劉韻潔稱,“我們現在的網絡系統已經在400多個城市、1100多個節點實現開通了五年以上,下一步就是按人工智能的思路去演變出網絡的‘自動駕駛’能力,根據數據的驅動、應用的驅動,不斷生出需要的網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