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6月20日電 (記者 賀劭清)記者20日從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為有效保障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簡稱“成都大運會”)各項工作順利進行,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在賽事保障、輔助訓練、生活服務等方面都引入了智能機器人。大運場景中的“機器人總動員”將為民眾勾勒出一幅科技賦能賽事的智慧藍圖。
據了解,成都大運會將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舉行。本屆賽事是繼2001年北京大運會、2011年深圳大運會之后,中國大陸第三次舉辦大運會。為更好籌備成都大運會,成都出臺了《科技賦能大運行動方案》,重點圍繞主場館、大運村等空間,在場館建設、賽事保障、數字觀賽等方面,實施共計170余項技術產品,覆蓋30余個場館,為辦賽、參賽、觀賽提供科技支撐。
在賽事保障方面,成都大運會啟用了被稱為“特殊服務生”的“蓉寶”機器人,它是帶有應急功能的服務機器人,能在場館中心遞送應急包、心臟除顫器等醫療應急工具。當機器人快速趕到呼叫地點后,會自動打開內置急救箱,并同步播放心臟除顫器的視頻使用教程,幫助工作人員迅速、正確地使用心臟除顫器,以及遠程視頻連線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之外,“蓉寶”機器人還能提供引導帶路、信息播報、語言翻譯、遠程呼叫、咨詢對話等智能服務。
在輔助訓練方面,成都高新體育中心體育館配備的乒乓球機器人是中國乒乓球隊同款訓練機器人,它能實現類人體動作發球,訓練接球者對發球動作的觀察和預判。該機器人還可以自定義每個球的速度、旋轉和落點,針對訓練需求設定多種打法,支持專業陪練的同時,也能滿足市民的趣味乒乓球體驗。
在生活服務方面,成都大運村配備了雙臂拉花咖啡機器人,通過強大的人工智能學習系統,機械手臂能以像素級穩定復刻大師的拉花圖案,展現極高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
成都大運村的雙足仿人形機器人是中國首款可實現快走的小型雙足機器人,其高韌性強扭矩復合材料舵機屬國內行業首創,所搭載的雙足機器人步態算法獲得了行業創新紀錄。這款機器人將在大運村歡迎中心為各國代表團獻上歡迎舞蹈。
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城市工作服務部專職副部長郭驥表示,待成都大運會場館對外開放后,市民也能夠參與其中,親身體驗部分科技設施,盡享成都大運會“營城惠民”帶來的紅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