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6月20日電 (記者 王堅)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鄭永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等逾20位來自學界、業界的專家學者、產業推動者及資深從業者日前齊聚廣州南沙,在第二屆大灣區“未來論壇”——世界新發展與中國數字經濟戰略主題論壇上就數字經濟發展態勢、全球數字整理、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全球溯源中心發展等廣泛議題展開了深入和具有前瞻性的交流。
論壇現場,鄭永年以“AI時代的中國開放戰略”為題展開主旨演講。他指出,面對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中國要繼續推動制度型開放,尤其在互聯網領域要與世界接軌;其次,要繼續推動“走出去”,以開放的精神打造企業系統、全球溯源中心等;并進一步對人才開放,通過改革體制與激勵制度激發人才的創造力。
連平則以深入淺出的語言解析了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和國內相關領域的發展現狀。
連平指出,目前中美歐三大經濟體在全球數字經濟中呈現出“三足鼎立”態勢,即“美國規模最大、中國市場最大、歐盟治理水平最高”。展望未來,由于需求、人才和政策三個方面的優勢,連平對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前景保持非常樂觀的態度。
連平提出,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南沙構建全球溯源中心正當其時。全球溯源中心兼具公共性、技術性、開放性,在數據采集、分析、識別方面的功能能夠促進貿易便利、權益維護、貨物流通,推動各方共贏。同時,全球溯源中心也需要逐步解決法律法規相對落后、參與主體不夠豐富等問題。
在專題發言環節,絲路產業與金融國際聯盟執行理事長郭濂,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曉東,亞太電子商務研究院長陳海權,華東政法大學數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長韓旭至等嘉賓,分別從各自專業及熟悉領域,就全球溯源中心對數字經濟的貢獻、數業邏輯和全球溯源價值的關系、數字化轉型與產業升級、數據基礎制度的變革等主題分享了自己的洞見與觀察。
論壇還特別設置了觀眾提問環節。與會嘉賓圍繞觀眾提出的“中等技術陷阱”、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全球溯源中心和數字經濟發展等問題和社會熱議話題分享了獨到見解與深入思考,會場研討氣氛十分熱烈。
據介紹,“未來論壇”是由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傾力打造的品牌性論壇活動,致力于搭建各級政府部門、各類智庫、高等院校以及企業聯系互動的大平臺,增強政界、業界和學界的頭腦激蕩,共同為中國的明天貢獻思想的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