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集團軍某旅旅史館內,陳列著一面鮮紅的旗幟。
作為百面榮譽戰旗之一,這面旗幟曾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光榮地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這面旗幟屬于該旅某營榴炮二連。在邊境作戰中,該連成功搗毀敵營指揮所,為全殲入侵之敵創造了重要條件,被中央軍委授予“者陰山英雄連”榮譽稱號。
走進該旅訓練場,一場炮兵偵察單兵綜合作業比拼,正進入最終環節。挑戰者是榴炮一連偵察班班長令狐克剛,應戰者是榴炮二連偵察班班長李治。最終,令狐克剛以微弱優勢贏得勝利。
敢于向英雄連隊發起挑戰的榴炮一連,也是該旅的榮譽連隊。在邊境作戰中,該連因戰功卓著,被原廣州軍區記“集體一等功”,并授予“英雄炮兵連”榮譽稱號。時至今日,“敢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精神始終充盈在榴炮一連全體官兵的血脈中。
英雄連隊英雄兵。長期以來,同在一座營盤的兩個“英雄連”,在一場場較量與協作中,戰斗力不斷提升。
一張榮譽證書上,為何會有兩個獲獎單位
走進榴炮二連榮譽室,記者的目光被占滿整面墻的獎章、錦旗和榮譽證書吸引著,它們默默地展示著這支英雄連隊的光輝歷史和優異成績。
這其中,有一張特殊的榮譽證書——它的獲獎單位是榴炮一連、榴炮二連。一張榮譽證書上,為何會有兩個獲獎單位?榴炮二連連長郭紅山感慨地說:“這張榮譽證書是我們兩個連隊競爭合作的見證?!?/p>
去年底,該旅某營為檢驗炮兵分隊協同作戰能力,計劃將所屬火力分隊拉至野外陌生地域,開展協同戰術演練。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演練導調組并沒有延續之前的模式,而是高度模擬戰場環境,最大程度考驗分隊作戰能力。
演練如期展開。榴炮一連偵察班班長令狐克剛通過無人機回傳畫面,發現前期偵察的目標正從2號高地轉移到其反斜面。按照前期的作戰部署,如果讓連隊強行射擊,雖然能快速打擊正面之“敵”,但戰果肯定不理想。如果放任目標轉移到2號高地反斜面,那目標將屬于榴炮二連的火力打擊范圍。
“自己辛苦偵察到的目標,拱手讓給其他連隊打,豈不是讓他們出彩?”此時,令狐克剛心里犯起了嘀咕。一邊是連隊榮譽,一邊是“戰斗”的勝利,坐標發還是不發?
戰機稍縱即逝,令狐克剛立即將情況報告給連長王七三。王七三沒有絲毫猶豫,立即讓令狐克剛將相關數據情報回傳至榴炮二連指揮所。
按照榴炮一連提供的數據,榴炮二連連長郭紅山隨即下達射擊口令。伴隨著口令,數門火炮烈焰出膛,直撲目標地域。隨后,榴炮一連偵察班全力配合榴炮二連,進行目標指示、修正炸點、毀傷評估,反斜面“敵”目標被成功摧毀。
“敵”目標剛被摧毀,新的特情又接踵而至。導調組突然宣布:“由榴炮一連連長王七三接替榴炮二連連長郭紅山指揮,立即組織榴炮二連轉移陣地,對1號區域目標實施火力打擊!”
臨陣換將還要轉移陣地,這讓剛完成射擊的二連官兵徹底愣住了?!岸B官兵全力配合一連長完成目標打擊任務!”下達完最后一道指令,郭紅山立即退下指揮位置,將連隊交由王七三指揮。
“二連注意,現在聽我指揮,全連迅速向預備陣地轉移!”王七三迅速下達指令。占領陣地、完成戰斗準備、對目標實施打擊……榴炮二連全體官兵在王七三的指揮下,完成了戰斗任務。
伴隨著一輪輪火力覆蓋,前方觀察所傳來捷報——目標全部命中!
硝煙散去,征衣未解。走下演訓場,王七三和郭紅山分別帶領各自連隊的炮長們坐在一起,對演練進行復盤研討,相互指出演練中存在的問題。
兩個連隊像這樣相互研討交流、互學互助的情形,在入伍13年的令狐克剛看來并不多見。在他的印象里,兩個連隊在各個方面都要論個高低、爭個輸贏。
早操,兩個連隊比拼口號聲,勢必要壓過對方;訓練場上,只要兩個連隊相遇,就是一場比拼趕超的對抗賽;就連平時的集會拉歌、內務衛生、隊列行進等,他們也都在努力捍衛“英雄連”的榮譽。
一張榮譽證書,兩個獲獎連隊。這一首次出現的場景,讓大家意識到:“競爭和榮譽是連隊成長的催化劑,默契配合、互學共建才是打勝仗的基礎?!?/p>
兩個“英雄連”,不再單純以“輸贏”論英雄
“英雄連”也有失利的時候。
一次實彈射擊考核,該旅對榴炮一連和榴炮二連火力打擊效果做出評判,兩個“英雄連”的綜合成績僅為合格。
深入研討后,他們發現:由于時間緊急,榴炮一連未能將工事完全修筑穩固便進行射擊,命中率受到影響;榴炮二連雖然達到了毀傷要求,但射擊準備時間過長,超出了射擊的窗口時間。
與此同時,該旅火力科科長劉邦武在隨機抽考兩個連隊官兵的專業技能時,發現大家的成績良莠不齊,部分課目組訓骨干的專業存在短板……
“你們兩個連隊專業一致,組訓方面卻各有千秋,為什么不坐下來交流心得,說不定就能撞出火花?!睆捅P研討會上,營長邱雙紅的一句話讓兩位連長開始了思考。
“以前總想著比出個高低,關起門來進步,卻缺乏大局意識,制約了戰斗力的提升?!惫t山話音剛落,王七三便補充道:“連隊建設好比作戰,單打獨斗效率低,互補協作才能實現1+1>2的效果?!?/p>
會上,榴炮二連通信班班長向應應反映了專業骨干力量薄弱的問題,榴炮一連排長王龍海提出了專業共訓、教學資源共享的意見……
那天之后,令狐克剛便開始忙碌起來。應榴炮二連連長郭紅山邀請,令狐克剛要在營首屆“精武講堂”上為榴炮二連全體官兵分享經驗。
作為老偵察兵,令狐克剛有著扎實的專業技能和出色的應變能力,他在長期比武演訓中練就了靠經驗修正火炮射擊偏差量的絕活。不僅如此,他還將各種偵察器材摸得門清。
誰知,得知令狐克剛要來連隊授課的消息,榴炮二連的官兵并不買賬?!霸蹅冞B也有專業能力很強的人,為什么讓榴炮一連的班長給我們講課?”上等兵蘇文易話音剛落,二級上士張海便說:“連長是不是覺得我們的專業不如他們好?”
就在榴炮二連的戰士們議論紛紛時,令狐克剛已經在為授課全力準備。為了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令狐克剛還多次到榴炮二連征集大家的需求和建議……
授課正式開始,令狐克剛憑實力獲得了榴炮二連全體官兵的好評。之前那些質疑聲被熱烈的掌聲淹沒,曾與令狐克剛交過手的榴炮二連偵察班班長李治,鼓掌尤為熱烈。
除了在“精武講堂”定期授課外,令狐克剛還擔任營炮兵偵察專業補差小組組長,榴炮二連列兵羅翼翔就是補差小組的一員。
去年9月,羅翼翔應征入伍,新兵下連后,他被分到炮兵偵察員崗位。面對陌生的環境、難懂的射擊理論和計算作業,羅翼翔一度陷入迷茫。
羅翼翔的困擾并非個例。兩個連隊都不同程度存在新戰士理論知識掌握慢、戰斗力形成遲緩等問題。為此,兩個連隊研究決定,挑選一批專業技術過硬、責任心強的骨干擔任教練員,對新戰士實施精準幫帶。
憑借多年經驗,令狐克剛充分發揮新兵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的特點,通過開展“動漫微課”“實操能手評比”等活動,將復雜的理論知識靈活展現,幫助新兵提升實操技能。
兩個月后,榴炮二連選拔人員參加旅炮兵指揮專業比武,羅翼翔以綜合排名第二的成績成為連隊唯一入選參賽隊的義務兵。決賽中,羅翼翔憑借沉著冷靜的發揮,力壓眾多老將,獲得偵察器材操作考核第一名,綜合成績第三名。
“以前是比哪個連隊的技術能手多,現在是比哪個連隊的‘大師傅’帶出的‘好徒弟’多?!绷衽谝贿B連長王七三看著龍虎榜上的名單欣喜地說。
兩個“英雄連”的互補互學不僅讓專業骨干增多,更帶動了戰斗力水平的躍升。
一次對抗演練,就在各連火炮完成戰斗準備時,榴炮一連的一門炮車卻怎么也啟動不了。炮長田滿平和駕駛員敖瑞使出渾身解數也沒有找到原因,眼看打擊時間臨近,兩人急得滿頭大汗。
發現榴炮一連火炮異常,在附近的榴炮二連炮長李文明迅速上前查看。在兩個炮長的通力合作下,火炮重新恢復了戰斗狀態。
“跳出連隊看連隊,才能把連隊各方面建設得更好?!弊呦卵萦枅?,王七三不禁感嘆,“連隊建設好比走路,如果只盯著腳下,不僅走不快還容易走偏。只有目光望向遠方,才能邁開大步向前?!?/p>
從“時?;弧钡健皯饒鲅a位”,從互不相讓到相互協作……如今,兩個“英雄連”不再單純以“輸贏”論英雄,他們之間的“較量”正在經歷著由表及里的深層轉變。
新裝備相繼列裝,為他們開辟了新賽場
近年來,部隊新裝備不斷列裝。面對新裝備、新訓法、新要求,如何提升官兵訓練水平,縮短戰斗力生成周期?這一度成為擺在兩個連隊黨支部面前的重要課題。
“新裝備自動化程度高,對目標數據準確性要求更嚴,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會操作,要深究背后的原理?!庇柧殘錾?,榴炮一連連長王七三的話讓炮長敖成章陷入沉思。
盯著眼前直瞄狀態下的火炮,敖成章突然靈光一閃:“炮車在行軍狀態下,能不能利用其自身結構直接進行概略瞄準?”
說干就干,經過反復驗證,敖成章發現:概略瞄準法比教材上的方法節省了不少時間,可以進行快速射擊。
訓練場上,榴炮二連官兵也有新發現。
“直瞄射擊要求快速發現、快速打擊,但要嚴格操作要求,不能盲目蠻干……”聽著連長郭紅山的訓練講評,炮長康躍臉上火辣辣的。
訓練中,康躍為了搶時間,結果導致固定器鏈條斷裂。雖然火炮技師對火炮進行了及時修復,但錯誤操作的壓力,一直堵在他的胸口。
“一味求快,反而不快,只有創新才能將時間追趕回來?!睅е@個問題康躍展開了思考,“能不能發明簡便器材,在火炮未展開前,就把工事構筑好?”
用伸縮鋼管模擬火炮大架,用鐵管衡量工事寬度,用C型鐵片模擬連接鉸軸……經過多次試驗和改良,康躍最終將某型定位器設計了出來。經過多次論證,使用該器材可以大大節約射擊準備時間。
借鑒康躍的創新思路,榴炮一連炮長靳世博也迸發出了革新創意。在康躍研發的定位器基礎上,靳世博又加裝了水平管,確保了射擊過程中炮車的穩定。
前段時間,為檢驗新裝備的訓練效果,該旅組織了連戰斗行動連貫考核。抵達射擊陣地后,留給榴炮一連和榴炮二連的時間非常有限。官兵們前期的探索攻關,讓他們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射擊準備。
隨著指揮員射擊口令的下達,瞄準手快速裝定射擊諸元,模擬對“敵”目標實施火力打擊。兩個連隊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考核。
新裝備對兩個“英雄連”提出了新考驗,也為他們開辟了新賽場。如今,每逢大項任務比一比誰完成得好,每逢新裝備列裝比一比誰更快形成戰斗力,成為兩個連隊之間的新常態。
談及下一步的比拼方向,兩個連長異口同聲地說:“比實戰化訓練,加快提升新質戰斗力?!?中國軍網記者 黃敏 通訊員 任芋亭 聶志申)
越爭越親近 越爭越進步
■王華強
“兵之勝負,不在眾寡,而在分合?!痹谌嗣褴婈牭男蛄欣?,有的連隊善于創新,有的連隊英勇頑強,看似各有千秋,本質上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打贏。
“者陰山英雄連”“英雄炮兵連”——兩個“英雄連”官兵身上都有一股昂揚向上的勁頭。他們始終把傳承連隊紅色基因作為建連育人的根本,大力弘揚英雄連隊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他們視榮譽為生命,在比拼較量中不斷超越自己。
更可喜的是,兩個“英雄連”不再單純以“輸贏”論英雄,而是按照對戰斗力的貢獻率衡量實績,并作為基層連隊建設的重心。只有學習不比拼,激不起斗志和血性,提高不了訓練積極性;只有比拼不學習,不僅不利于提高本領,還會損害內部團結。唯有學習加比拼,才能越爭越親近,越爭越進步。
基層連隊之間,既是同一隊伍的戰友,也是創先爭優的對手;既要通力協作,也要良性競爭。要善于在競爭與合作中找尋成長進步的增長點和突破點,才能在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協力共進、互利共贏中激發出更大潛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入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深化聯合訓練、對抗訓練、科技練兵。面對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每一個作戰單元都要主動擺脫練兵的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加強不同專業、不同領域、不同要素之間的互學共建,提高體系作戰能力。具體到日常演訓中,無論是單兵單裝訓練、協同訓練、合同訓練,還是集成訓練、融合訓練,都必須樹牢“合”的思維,養成“聯”的習慣。(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