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論
任何懲戒行為,都不能以傷害學生的身心健康作為代價,更別說到“打破頭骨”這樣危及生命的程度。
據新京報報道,9月7日,長沙市岳麓區教育局就“老師打破學生頭骨”事件發布通報。據初步調查,事件系該校四年級教師宋某明在組織課后服務時致該學生額部受傷。事發后,受傷學生已及時送醫治療。隨后,岳麓公安分局發布通報,宋某明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校園本該是一片凈土,充滿知識、歡笑和孩子們純真的天性??扇缃耖_學尚不到一周,就發生如此性質惡劣的傷人事件,施暴者還是學生和家長最為信賴的老師,更讓人感到悲痛與震驚。
這或許是一起極端的個案,教師打人的動機、現場細節也有待官方更權威的調查和披露。但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受傷女生接受治療的照片,旁觀者尚且不忍直視,更何況孩子父母。人們不禁要問,學生是犯了多大錯,讓受人尊敬的老師“下手”至此?
有人認為事發時,涉事教師宋某明正在維持課堂秩序,只是在實行教育懲戒時一時失了輕重,誤傷了學生。2021年3月起施行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指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等情形時實施教育懲戒。
但教育懲戒,只是特殊情況下不得已采用的一種手段,“育人”才是其根本目的,這早已是一種共識。而且,任何懲戒行為,都不能以傷害學生的身心健康作為代價,更別說到“打破頭骨”這樣危及生命的程度。好在最新視頻顯示,受傷女孩已經清醒,能向醫生說出自己的名字。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就這起事件的性質而言,宋某明的行為,顯然已經不能用簡單的教育懲戒來定性了。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現在他已被刑事拘留,等待宋某明的必然是法律的嚴懲。
當然,學校管理層面的疏漏也不能被忽視。相關報道中提及,學校對于此事的發生也覺得“意外”,稱宋某明平時上課接受學校巡查都很正常。的確,一位曾多次獲得教學競賽獎項的老師與此刻“行兇惡魔”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學校管理部門每年如何對師德師風進行考核、宋某明又是如何獲獎,這些也同樣值得校方反思、總結。
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的通知,其中就著重提到了要遵循教育規律,要嚴管與厚愛并重,不斷激發教師內生動力,同時積極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氛圍。
而當今社會倡導的尊師重教,既是對教師的尊重,也是對教師職業和教師倫理的尊重。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把學生的成長、安全與健康時刻放在首位,才能體現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職業價值與使命感。
這些年,家校之間、師生之間存在不少沖突與糾紛,也時常會曝出一些讓人痛心、遺憾的惡性事件??陀^地看,我國教育部門與教育工作者在不斷改進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一些系統性的問題也需要時間去探索解決。但在“以人為本”的頂層指引下,暴力、野蠻與欺凌,絕對不是教師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案。
在第39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教師打破學生頭骨”這樣慘痛的教訓,還是給一眾學校與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鐘:師德師風建設從不是一句口號,若不能形成觀念并落實在工作中、同時輔以有效的監督機制,任何環節細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無論如何,教師都不能訴諸暴力,打破學生頭骨的悲劇不能再發生。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