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24日電(邵萌)食品安全與營養關系著每個人、每個家庭的身體健康。當前支原體肺炎和流感發病較多,如何通過飲食調理抵御感染、促進康復?如何落實“最嚴謹的標準要求”?怎樣引導反食品浪費?11月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就提升人民群眾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獲得感舉行發布會,對上述關鍵問題作出解答。
不可盲目相信未經驗證的所謂偏方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指出,合理膳食和均衡的營養是預防和促進疾病康復非常重要的手段,對呼吸道疾病同樣有效。提醒公眾,特別是孩子、老人和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在保持良好衛生習慣的同時,也要更加關注營養。
他表示,首先要食物多樣、合理搭配,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的八條原則,來安排一日三餐的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生病期間有很多人可能因為胃口差,蛋白質攝入量反而低了,這樣不利于免疫力的恢復。同時,也注意適量攝入全谷物、豆制品,每天保證足量的飲水,烹飪可以清淡一點,但也要注意能夠攝入多種食物。
其次,加強生病期間的食養調理。根據食物屬性以及患者的相關癥狀,在合理膳食的基礎上,對癥進行食養,能夠起到緩解癥狀、促進康復的作用。必要時要去醫院及時就診,千萬不可以盲目相信一些沒有經過驗證的所謂偏方、經驗方等。
“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前期也組織營養學、中醫學領域的有關專家,針對呼吸道感染的癥狀,提出了一些簡單易操作的食養方。比如,發熱惡寒可以選用白蘿卜蜂蜜水、蔥白豆豉飲,有咳嗽可以選用玉米須橘皮水、無花果冰糖水等,出現咽喉疼痛可以食用梨湯、桑葉菊花茶等,還有干咳少痰、咽干盜汗等不適時,可以選用百合銀耳羹、山藥杏仁粥等?!倍′搹娬f。
推進建設營養健康餐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副司長田建新在回答中新網關于如何引導反食品浪費的提問時介紹,國家衛健委加大宣傳倡導的力度,把反食品浪費和營養健康宣傳融合起來。比如指導中國營養學會等向社會公布了“珍惜食物 合理膳食”倡議,提倡“公勺公筷”和分餐制,讓公眾可以放心打包,減少了食物的浪費。另外,還與教育部門在學校里推進學生的食育教育,培養學生不偏食、不挑食,培養愛惜糧食的美德。
“另一方面,抓先行先試積累的經驗。餐飲行業是相對食品浪費比較普遍的一個領域,我們把它作為重點,和相關部門、協會一起深入開展反食品浪費、促營養健康的活動,以控制油、鹽、糖的使用為重點,積極推進建設營養健康食堂、營養健康餐廳、營養健康學校?!碧锝ㄐ抡f。
他進一步介紹,在管理方面,要求建立臺賬制度,需要多少就用多少,按需采購,避免浪費。在供餐環節,倡導改良烹飪方式,還推出一些小份菜或者半份菜等等,引導合理點餐、按需取餐,不要浪費。在就餐環境建設方面,比如在就餐現場擺放體重計、血壓計等等,方便大家稱稱體重,看看自己是不是體重高了,血壓是不是不太正常??偟膩碚f,在餐廳的就餐環境方面要有一些提醒,讓大家適度消費,注意健康。
開展食品數字標簽試點工作
田建新介紹,近期,國家衛健委開展了食品數字標簽試點工作,目前已經有包括肉制品、方便食品的10類食品20多家企業參與試點,這些商品將陸續上市。
他解釋稱,數字標簽通俗說就是食品包裝上印上二維碼,通過手機掃一掃,里面的信息就很清楚地顯示出來。除了要求的一些信息,還可以有視頻展示,這樣就突破了標簽的版面限制,解決了受版面限制標不上那么多或者標上后字非常小的問題。這樣方便了低視力人群或者老年人的閱讀,同時有些人希望更多地了解一些食品信息,通過數字標簽就能挑選到更加適合自己需要的食品。下一步還會繼續擴大試點。
“截至目前,國家衛健委一共發布了156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涉及安全指標有2.3萬余項,這些指標涵蓋了我國居民消費的所有30大類340個小類食品,包括了影響居民飲食安全的主要健康危害因素,覆蓋了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到最終產品的全過程,包括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碧锝ㄐ抡f。
毒蘑菇中毒是家庭食源性疾病首位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介紹,2010年到2022年的監測數據顯示,發生在家庭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有2萬多起,占總事件的50%;發病人數8萬多人,占到總數的大概25%;死亡人數1423人,占總的食源性疾病死亡人數的85%。
她表示,食源性疾病死亡病例都來自于家庭,在家庭經常發生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排在第一位的是采食毒蘑菇中毒。因毒蘑菇中毒的事件數、發病人數、死亡病例約占家庭總的食源性疾病事件的50%左右。
李寧還介紹,家庭經常發生的食源性疾病還有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排在前兩位的主要是沙門氏菌和致瀉性大腸埃希氏菌,主要是在家庭烹調過程中,做飯的時候生熟不分、生熟交叉污染或者儲存不當所造成的。在家庭預防這類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最好的做法就是一定要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品安全要點: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安全儲存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