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up id="9uyrv"></sup>
<button id="9uyrv"></button>
<sup id="9uyrv"></sup>
<samp id="9uyrv"><em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em></samp>
<sup id="9uyrv"><div id="9uyrv"></div></sup><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legend></samp>
<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var id="9uyrv"></var></legend></samp>
“四個融合”發力 福建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
發布時間:2024-01-24  文章來源:中新網 點擊:697837

  中新網福州1月23日電 (記者 龍敏)在23日于福州開幕的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福建省省長趙龍強調,今年要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

  自去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發布后,惠臺政策措施持續疊加,推動福建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福建省政府也將“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列為今年全力以赴做好的八項工作之一。

  如何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趙龍當天向大會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用“四個融合”勾勒了具體路徑:共建共享促進社會融合,互惠互利促進經濟融合,常來常往促進情感融合,先行先試促進全域融合。

  過去一年,福建支持基層民眾交流交往,引進臺灣鄉建鄉創團隊132支,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增至26個、居大陸首位。今年,福建擬推出更多便于臺胞參與的社會融合項目、基層治理崗位,鼓勵更多臺胞投身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會公益、司法服務等各項事業;設立一批兩岸青少年研學基地;推動臺胞在閩就醫、購房、養老服務、社會救助等享受當地居民待遇。

  趙龍對此表示,建設臺胞社會參與實踐地、臺胞求學研習集聚地、臺胞宜居宜業首選地、涉臺司法服務優選地,打造兩岸社會融合示范樣板。

  在經濟融合方面,福建去年加快基礎設施應通盡通,向金門供水累計超3000萬噸,“小三通”客運、榕臺空中客運、平潭對臺貨運航線復航;新設臺資企業戶數和實際利用臺資金額繼續位列大陸首位,閩臺貿易額累計突破1.5萬億元人民幣。

  展望新的一年,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拓展對臺連接通道,加快推進閩臺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中西部運輸通道建設,推動共建兩岸物流集散中心;優化涉臺營商環境,依法依規放寬臺資臺企市場準入限制;深化閩臺產業融合,高質量建設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生技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區等涉臺園區,加快布局建設古雷石化基地重大石化項目。

  作為臺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福建多年來持續增進血脈相連、血濃于水的兩岸骨肉親情,“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

  著眼于兩岸同胞情感融合,福建今年將辦好第十六屆海峽論壇、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深入開展“遷臺記憶”檔案文獻征集、保護、開發利用和數字化工作,拓展閩臺同名同宗村交流,加強閩臺歷史文化、南島語族文化等研究,深入實施涉臺文物保護工程,推進兩岸媽祖文化史跡、關圣文化史跡、開漳圣王信俗、閩南紅磚建筑申遺,開展民間藝術、地方戲曲、體育文藝等雙向交流,促進民間互動、青少年交流和文化交流更活躍。

  就全域融合而言,福建堅持因地制宜、以點帶面,廈金、福馬“同城生活圈”的打造和平潭的加快開放發展,尤為引人矚目。

  與此同時,福建“多點開花”,加快建設泉州和漳州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三明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莆田媽祖文化中心,發展龍巖和三明客家文化對臺交流項目,支持南平打造生態文旅產業對臺合作品牌、寧德打造閩臺新能源汽車智造基地。

  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臺灣研究所所長蘇美祥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福建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為臺胞臺企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多融合發展的契機,將讓臺胞臺企享受更多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完)

另类乱子伦XXXX_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_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_思思热在精品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