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2月5日電 (劉瀟)2月5日,春運第11天,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汽車客運站的乘務員張艷嬌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單位。盡管已到立春,但天氣依舊寒風刺骨,張艷嬌拿著抹布擦拭工作臺,準備迎接緊張忙碌的一天。2024年春運,是她在客運崗位上度過的第11個春運。
“我是乘務員,工作內容是售票、安檢和檢票,無論干哪個,都要干好。”張艷嬌說,這些工作較為單調,以售票為例,每天幾百次地重復動作,不能多喝水,不能隨意上廁所,一天要問旅客幾百個問題,還要回答幾百個問題,盡管如此,張艷嬌也從未懈怠,合理規劃每名旅客的出行路徑。
春運期間,面對超過平時數倍多的旅客,張艷嬌每天都要高強度工作,一坐就是六七個小時,吃飯像打仗,走路像賽跑。
2014年,是張艷嬌在汽車客運站度過的第一個春運。
圖為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汽車客運站。(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雖然在電視上看到過春運的人流不息,但當她坐在售票崗位上,看著狹小的售票大廳里,無論是自助售取票機前,還是人工窗口前,都排著長隊,她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售票不只是簡單詢問旅客要去哪里,還需要了解旅客帶的行李有多少,是否帶小孩,以及小孩的身高。”張艷嬌解釋道,汽車不如火車和高鐵的空間大,春運期間,每輛車都會坐滿旅客,大家帶的行李也比較多,如果沒有問清楚,很容易出現超載的情況,“寧愿自己多問一句,也不想耽誤大家回家時間。”
如今,旅客可以選擇的返鄉途徑多了起來,坐汽車的人也逐漸減少。雖然如此,像張艷嬌一樣的汽車客運乘務員依舊堅守在崗位上。
2023年夏天,有位旅客在瓜州縣汽車客運站買了前往酒泉的車票,但是卻將身份證落在了柜臺,張艷嬌發現后,立馬聯系這位旅客,并將他的身份證交給下一班車的司機,請司機到酒泉后,交給旅客本人。
“這對我來說,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沒想到幾天后,這位旅客返回瓜州還特地來感謝我。”張艷嬌認為,汽車客運乘務員是服務行業,對旅客友善,盡可能幫旅客解決問題是他們的本職工作,但是這位旅客對她的感謝,讓張艷嬌深深感受到職業的責任感。
近年來,交通運輸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發展變化,瓜州縣汽車客運站的方寸之間,承載著時代記憶,見證著時代變遷。“看著大家都能坐上汽車回到自己的家鄉,我們雖然很辛苦,但內心還是感到很欣慰。”張艷嬌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