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僑聯一行赴壽寧開展香港仁善扶貧基金會農村產業幫扶項目跟蹤督導和科技下鄉服務工作。
2018年以來,福建省僑聯利用香港仁善扶貧基金會資金,先后對壽寧縣平溪鎮屏峰村、清源鎮陽尾村、竹管垅鄉竹管垅村進行產業項目幫扶,每個項目給予幫扶周轉資金50萬元,并簽訂資金使用管理和效益分配“四方協議”。
為進一步推進產業幫扶項目有效發展,改進幫扶工作機制,規范項目管理運作,提升僑聯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成效,5月13日—14日,福建省僑聯二級巡視員吳武煌、基層建設部一級調研員吳健、二級調研員劉紹陽及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副所長金光一行赴壽寧開展香港仁善扶貧基金會農村產業幫扶項目跟蹤督導和科技下鄉服務工作。壽寧縣委統戰部(縣僑辦)、縣農業農村局、縣僑聯等有關人員參加。
督導服務組人員深入項目實地,察看項目建設實施情況,與項目所在地鄉鎮有關人員、項目業主座談交流,詳細了解當前項目運行成效及存在的困難問題,深入探討改進提升、持續鞏固項目成效的途徑辦法,對項目資金使用、運行管理、效益分配等提出意見建議。在屏峰村項目實地,省農科院技術專家對黃桃、葡萄種植整枝、施肥、疏果、護果、病蟲害防治等進行現場指導。
督導服務組表示,助力鄉村振興及農村產業發展是各級僑聯組織的一項重要而有意義的工作,縣僑聯、農業農村局和項目所在地鄉鎮、村要高度重視香港仁善扶貧基金會產業幫扶項目資金的合理規范使用和項目運行管理,切實發揮幫扶資金作用,增強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并按照“四方協議”要求將項目獲益反哺資金用于困難群眾和涉僑人員的扶貧幫困。
督導服務組指出,屏峰村黃桃、葡萄種植生產項目已初具規模,下一步關鍵要對接好市場,讓“長勢良好”“收成良好”變為“收益良好”;竹管垅村項目資金已投入村有茶廠固定資產,目前茶廠停租停產,沒有效益,不能等待觀望,而要主動出擊,通過租賃、合作、入股或自行組織生產經營等模式,想方設法盤活利用廠房、設備,再創收益新希望,保證幫扶資金發揮效益;陽尾村產業幫扶資金投入壽寧瑞興農牧開發有限公司,不參與生產經營管理,每年固定收入,可以持續運作,但要注意防范有關風險。
督導服務組強調,要按照幫扶資金使用要求及“四方協議”,提前謀劃、積極配合做好幫扶資金管理和續簽等相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