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9時10分,剛剛從武漢站發車不久的G875次智能“復興號”標桿列車,速度被定格在每小時352公里。3小時24分鐘后,這趟由武漢發往深圳北的列車抵達廣州南站,標志著京廣高鐵全線實現“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按時速350公里高標準運營,沿線及周邊多個城市間旅行時間被進一步壓縮。
“復興”“和諧”蛟龍南北飛馳,將湖北帶入高鐵時代,一個以武漢為中心、輻射國內東南西北地區的“3小時經濟圈”正在形成。鐵路拉動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以及旅游熱、投資熱、產業轉移熱,正在加速鐵路沿線經濟的運行節奏,助推湖北、湖南等地發展駛入快車道。
都市經濟擴容
6月15日0時起,全國鐵路正式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本輪調圖后,京廣高鐵全線實現按時速350公里高標準運營,運輸能力總體提升4.2%。
對于中國鐵路的飛速發展,在武漢工作的鄭加儉感受頗深,作為鐵路迷,他在舊書店和收藏品市場購買收集了10余版列車時刻表,根據其收藏的1969年版《全國鐵路旅客列車時刻表》,20世紀60年代,從北京到廣州的直快列車需要40多個小時。“從40多個小時到今天的7個多小時,奮斗了50余載,可謂一步一個腳印。”鄭加儉說。
經過50多年發展,武漢集中全力推進落實國家干線、城際鐵路以及貨運鐵路建設,相繼建成了京廣、滬漢蓉快速鐵路,武九客運專線,漢十高速鐵路,武漢至黃石、黃岡(黃梅)、咸寧、孝感、仙桃城際鐵路等。
“鐵路建設加速,區域發展格局將進一步優化。”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就湖北而言,以武漢為中心的高鐵網輻射地區不斷擴大,不僅將加強襄陽、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交通實力,提升城市功能,還將有力支撐黃石、十堰、荊州、荊門、黃岡等區域增長極,助推更多的縣(市、區)進入經濟發展“快車道”,“一主兩副多極”的戰略發展格局正逐漸顯現。
數據顯示,武廣高鐵高標準運營后,區段整體運輸能力有望提升8%以上,相當于每日增開10列以上武漢至廣州的高鐵列車、增加1.5萬個席位。武漢鐵路樞紐地位將更加凸顯。
自2009年開通運營以來,武廣高鐵迅速拓展了珠三角地區、長株潭城市群、武漢都市圈的經濟生活半徑。如今,武廣高鐵的客流已從開通初期的商務、旅游等中高端客流及短途旅游客流,逐步擴大到普通消費群體、務工人員、學生和往返于各城市之間的城際探親客流。隨著武廣高鐵的高標準運營,武廣高鐵沿線城市的8個高鐵站增加前往廣州方向列車23列,長沙南往返廣州的列車增加10趟,覆蓋早中晚3個時間段。
客流量的豐富,讓沿線城市“高鐵+文旅”方興未艾。武廣高鐵開通近15年來,珠三角到武漢、岳陽、長沙、衡陽、郴州、韶關、清遠的游客比開通前增長50%以上。
產城雙向融合
作為我國首條長大高鐵干線,武廣高鐵是全國最繁忙的客運線路之一,不僅緩解了客運運輸壓力,提升了貨運能力,還大大推進了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粵北和湘鄂高鐵沿線城市持續引來投資熱潮。
產業是最直接的風向標。15年來,粵湘鄂高鐵沿線城市共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項目15000多個,總投資突破10000億元。
“有產業才有城市發展。武廣高鐵沿線‘隆’起了一條巨大的產業經濟帶,高鐵新城、高鐵新區、工業園區如雨后春筍般不斷聳立。”湖南科技大學教授曾興說。
乘著武廣高鐵東風,廣東省前往武漢投資的企業明顯增多,包括TCL、格力、中興、華為、華大基因、海王等一批制造業、生物醫藥等高科技企業紛紛布點武漢,15年間武漢引進內資3000多億元,珠三角地區就占到三分之一。
咸寧市與武漢高鐵車程僅20多分鐘。談起這些年的發展,咸寧市副市長夏福卿告訴記者,咸寧高新區75%以上的投資項目都是外來投資者建設的,其中來自珠三角的投資者更是占了“大頭”。
因為武廣高鐵的媒介作用和“虹吸效應”,珠三角地區“騰籠換鳥”效應凸顯。如今,無人機、智能手機、機器人等產業已經落戶廣州、深圳,并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新興優勢產業。世界500強企業中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選擇在廣州和深圳設立總部。廣州南沙、深圳蛇口、珠海橫琴三大自貿區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優勢產業落戶。
縱觀武廣高鐵沿線,15座城市結構、布局調整和規劃無一例外選擇與高鐵對接。高鐵車站所處地段和周邊的價值正日漸顯現,成為所在城市發展的新地標,一座座“高鐵新城”拔地而起,初具雛形。
長沙高鐵南站是京廣高鐵、滬昆高鐵兩條南北干線的“黃金交會點”。中國聯通中南研究院入駐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雨花區塊高鐵新城板塊,成為“瀏陽河數谷”標志性、引領性項目。長沙市雨花區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卓介紹,未來這里將集聚100名領軍人才、1000名研發人才、3000名科技創新人才,累計營收超過100億元,并帶動一批大數據、區塊鏈、元宇宙等數字企業(項目)集聚發展,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資源要素集聚
給沿線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不僅僅是京廣高鐵。截至目前,我國已有京滬高鐵、京津城際、京張高鐵、成渝高鐵、福廈高鐵、滬寧沿江高鐵等線路建成安全標準示范線,成功實現常態化按時速350公里高標準運營。高鐵已經成為沿線經濟發展的大馬力“助推器”。
6月14日,400名武漢市二橋中學知音校區的學生,乘著高鐵來到湖北興山縣昭君村研學基地,體驗漢服之韻,領悟昭君文化。“去年我們共接待了1.3萬名學子前來研學。”研學基地負責人周靜介紹。
2022年6月,鄭渝高鐵開通,興山縣全面進入“350”高鐵時代。兩年來,興山站累計出行人數已達125萬人次。興山縣搶抓高鐵機遇,深度挖掘現有人文自然資源,不僅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來到昭君故里,也讓當地研學經濟持續升溫。
“最多的時候一天有1000多人,大多數是坐著高鐵從武漢過來的學生。”周靜介紹,興山縣精心打造了昭君村和高嵐國防教育基地等精品研學游線路,2023年,縣內研學旅行人數達到3.5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
鄭渝高鐵這條經由湖北省境內襄陽東站出發直通川渝地區最高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不僅讓旅客在一日之內就能縱覽豫鄂渝的秀美山川,還彌補了神農架、南漳、???、巴東、興山等地不通高鐵的歷史,對推進沿線生產資源聚集、調整區域產業結構等都帶來了深刻影響。
6月16日晚,襄陽唐城景區游人如織,400名演員翩翩起舞。去年,該景區接待游客超過200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襄陽市文旅局局長袁曉寧說,2023年,該市游客接待量首次達1億人次,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便捷的交通,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等資源要素不斷向襄陽聚集。華僑城、比亞迪等一大批頭部企業落戶,“144”產業集群加速發展,工業總產值向萬億元挺進,地區生產總值從千億元躍升到5000多億元,實現“四級跳”。
6月15日15時20分,隨著G6079列車緩緩離開站臺,張家界至香港的高鐵正式開通,“串聯”了湖北湘西地區的4家5A級景區,打開了對外開放大通道。
“直達香港的高鐵開通,不僅帶動生產要素流動,還有助于湘西地區進一步提升吸引外資、對外貿易的質量水平。”湘西州商務局四級調研員楊秀莠說。同時,這趟高鐵沿途還經停廣州、虎門、深圳等經濟重鎮,這也意味著,湘西擁抱的不僅僅是香港,而是整個大灣區。
湖南省政協常委、香港恒德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易兵說,自香港至長沙的高鐵通車后,長沙就成為香港人“北上”的熱門旅游目的地,主要原因是長沙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特色美食。“我相信隨著張家界至香港高鐵的開通,湘西地區也將成為香港人‘北上’的熱門旅游地。”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