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up id="9uyrv"></sup>
<button id="9uyrv"></button>
<sup id="9uyrv"></sup>
<samp id="9uyrv"><em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em></samp>
<sup id="9uyrv"><div id="9uyrv"></div></sup><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legend></samp>
<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var id="9uyrv"></var></legend></samp>
海南三亞上演真人版“一葦渡江”
發布時間:2024-10-14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點擊:661411

  中新網三亞10月14日電(張月和)僅靠兩根桿子,如何在水面上完成俯臥撐、劈叉等高難度動作?10月13日,在海南三亞,正在備賽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下稱“運動會”)獨竹漂項目的海南代表團隊員,展示了真人版的“一葦渡江”絕技。

10月13日,海南三亞,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海南代表團隊員,展示獨竹漂項目技巧。張月和 攝

  訓練場地內,只見隊員們腳踩一根長約7.5米的仿真竹竿,手拿一根3.5公斤的手竿,雙腿微彎,身體前傾,依靠手竿在身體兩側劃水前進。隊員們或破開水面一往無前,或穩踩漂竿獨立于水中,頗有武俠小說中“輕功水上漂”的大俠風范。

  運動會海南代表團水上運動項目教練員王云富介紹,獨竹漂是發源于貴州北部赤水河流域的一種民間技藝,原是當地人的水上交通工具,后逐漸發展為當地各族民眾的娛樂、比賽項目。

10月13日,海南三亞,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海南代表團隊員正在進行獨竹漂項目訓練。張月和 攝

  貴州畬族青年田洪金接觸獨竹漂已有11年,曾多次參加全國性比賽。談起如何修煉這一“水上漂”絕技,他說,獨竹漂非??简炄梭w的平衡和協調能力,剛開始學習獨竹漂時,一天落水幾十次都是常事,經過多年練習,他已能熟練完成跳躍上漂、撐桿跳上漂等技巧。

  “獨竹漂讓我變得更有自信了。”土家族姑娘張姍姍說,盡管剛開始練習時經常落水,但感覺到自己在不斷進步,就很令人欣喜。張姍姍說,如今她能在漂竿上完成劈叉、雁式平衡、俯臥撐等多種動作,甚至可以在漂竿上轉呼啦圈。

10月13日,海南三亞,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海南代表團隊員正在進行獨竹漂項目訓練。張月和 攝

  普通人能否體驗“水上漂”呢?王云富說,獨竹漂目前是一個小眾項目,因為觀賞性強,在娛樂表演中較為常見,對初次體驗的普通人來說難度較大,想穩定地站在漂竿上,需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練習三至四天才能完成。(完)

另类乱子伦XXXX_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_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_思思热在精品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