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先鋒飛行大隊”:我們用第一回報祖國
沒有不敢接的任務
加力、急轉、倒扣……九霄云外,當某新型國產戰機座艙內告警聲急促響起,飛行一大隊飛行員羅威一口氣連做十幾個動作進行規避,巨大的載荷拉得他胳膊上的血管一根根鼓起。干凈利落的動作,讓所有人都嘆為觀止。而他只是這支隊伍中普通一員。
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一大隊前身是新中國首支組建、首支參戰、首獲勝績的英雄飛行大隊,抗美援朝作戰中首創空軍歷史上空戰、近戰、夜戰殲敵,取得擊落擊傷敵機16架的輝煌戰績。他們4次獲得空軍對抗空戰考核團體第一名、4人次奪得“金頭盔”,連續21年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2014年被空軍授予“先鋒飛行大隊”榮譽稱號,去年更是被中央軍委表彰為“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單位”。近日,北京晨報記者走進飛行一大隊,揭秘“第一”是如何養成的。
首任大隊長在朝鮮戰場上擊落敵機
8月中旬,北京晨報記者來到空軍航空兵某旅“先鋒飛行大隊”,剛進營區道路兩旁,就看到了曾經只能在書本上看到的英模畫像,揭開空戰之謎的首任一大隊大隊長李漢、擊落擊傷敵機6架的鄒炎等一大批戰斗英雄和功臣模范。一尊銅像首先躍入眼簾——那是首任大隊長李漢的雕像。就是他在朝鮮戰場空戰中第一次擊落敵機,在人民空軍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當時,毛澤東主席在戰報上欣然題詞:奮勇作戰,甚好甚慰!大隊所在師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一師”榮譽番號。在大隊的戰術研究室,懸掛著9名出自大隊的戰斗英雄照片:首次夜戰殲敵的侯書軍、首創百米近戰殲敵的陶偉……一張張年輕的面孔綻放在斑駁的黑白照片上,英氣逼人。
副大隊長張威向記者介紹,這個大隊所在旅前身是新中國首批組建、首支參戰、首獲戰功的航空兵部隊,5次入朝作戰取得輝煌戰績,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創造了我軍空戰史上的“四個首創”,擊落擊傷敵機16架、先后100余次被戰區空軍以上單位表彰、4次集體榮立一等功,2014年9月被空軍授予“先鋒飛行大隊”榮譽稱號,涌現出一大批戰斗英雄模范。在這個英模路上看到的只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
在大隊,官兵耳熟能詳的一句口號是“祖國用第一為我們命名,我們用第一來回報祖國”,這不僅僅是“先鋒飛行大隊”外在形象,更是內化進靈魂深處的一種價值追求,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強軍目標,誓用第一流的標準、第一流的業績守護好祖國的藍天。序列第一,官兵心中始終裝著“第一”。教導員劉偉告訴記者“第一”是大隊開展教育中最常用的一個詞,既是鼓舞,又是在提醒,黨委圍繞“特殊地位、特殊待遇、特殊要求”“獻身國家、獻身國防、獻身飛行事業”的“三特殊、三獻身”要求,開展職業操守大討論,開展精武強能大討論,組織先鋒好樣子大討論,教育引導飛行員以“尖刀中的刀尖,重拳中的鐵拳”為目標,用一流的思想、一流的追求、一流的作風、一流的業績,捍衛“第一”的地位和榮譽,以敢打必勝的輝煌戰績向黨交上忠誠答卷。
連續5年為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護航
據了解,每年都舉行建師日、首創日、嘉勉日等系列紀念活動,組織飛行員參觀大隊榮譽室,重溫大隊在戰火中誕生、戰斗中成長的歷程,以及抗美援朝的輝煌戰績,大力學習宣揚李漢、張懷連等戰斗英雄,深入開展“憶隊史、鑄隊魂、做傳人”活動,樹起“空戰勝利第一人”、首任大隊長李漢學習榜樣;重大任務前組織飛行員在黨旗下宣誓,讓錚錚誓言始終縈繞耳畔,讓聽黨指揮的信念始終牢記心間,不斷激發緊握接力棒、當好接班人、續寫新輝煌的動力,教育全體飛行人員牢記初心、努力飛行、勇敢戰斗。
“紅色基因的傳承,直接影響戰斗力的形成。”副大隊長張威講起2017年部隊前往高原執行實彈驗證任務。飛行員們心中始終裝著“第一”,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克服氣象、海拔、彈藥等多種困難危險,在缺乏數據支撐條件下,多方求教、深入研究、精心準備,打出了某型空空導彈最遠命中距離的紀錄。
同樣,在“金頭盔—2017”比武中,部隊以團體第一名勇奪空軍殲擊航空兵訓練領域最高榮譽“天鷹杯”,6名參考飛行員中,5人曾在一大隊戰斗過。
在大隊榮譽室中看到,2014年至今大隊連續5年執行為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護航任務,空域集結、加入編隊、通場致敬等全過程米秒不差,用優良的戰斗作風向先輩先烈們致以最高敬意。大隊官兵感到,英雄傳人迎護忠魂歸來,護航任務意義非凡,一定自覺傳承先輩遺志,永遠沿著黨指引的方向高飛遠航。
“這是黨中央、習主席順應時代大勢作出的又一決策部署,我們講聽黨的話、跟黨走,就是堅決響應黨的號召,服從組織安排。”教導員劉偉告訴記者,“從大隊長到飛行員,大家不思撤留之事,專謀打贏之責,心無旁騖地投身緊張的戰訓任務中。”今年,他們在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中,對標革命先烈革命信仰,有力破除了“體驗生活”“臨時觀念”等和平積弊思想。
“一大隊當先鋒,大隊長先要站排頭!”
7月底,部隊千里轉場執行重大演習對抗任務。面對大機群、長航程、高難度的陌生險難條件,一大隊飛行員在大隊長汪金龍帶領下立即駕機升空,完成多項緊貼實戰的訓練內容,受到導演部一致好評。
“在該旅,急難險重任務一大隊站排頭、大隊長第一個上,既是光榮傳統,又是職責使命,更是一大隊當仁不讓的特殊‘待遇’。”原大隊長崔小勇帶頭深入開展雙學活動,創新出的“虎威”戰術成為圈內有名的制敵秘技;原大隊長許利強敢為人先精研戰術連獲兩屆“金頭盔”,現已成為另一勁旅“掌門人”;今年1月3日下達新年訓令后,原大隊長、旅長程遠森第一批駕機升空,交上合格答卷……一大隊領導創造的一個個首次、一項項第一時刻激勵著飛行員們奮勇爭先,成為大隊謀戰謀勝不斷前行的基因密碼。在一大隊面前,沒有不敢接的任務,更沒有完不成的任務。
對此,現任大隊長汪金龍有自己的認識:“歷史上,從首任大隊長李漢擊落擊傷敵機各1架、首創空戰勝利開始,就為大隊領導模范帶頭埋下了種子;上世紀70年代,師黨委凝練出享譽全軍的‘學習走在前,工作拼命干,生活不特殊,遵紀做模范’的‘四句話’精神,受到鄧小平同志‘你們這面旗幟不要倒’的親切勉勵。接過這些優良傳統的接力棒,時刻警醒著我們立身為旗、旗指勝戰。”
今年4月9日,一大隊組織新大綱實施后的實彈地靶訓練。時任大隊長丁儻第一個駕機升空,鎖定目標后壓桿俯沖,并果斷摁下發射按鈕。頃刻間,機翼下一枚枚彈藥拖著火舌,猶如巨蟒吐著信子,挾雷裹電般直撲地面靶標。伴隨著轟隆隆的巨響,地面上預設的目標車輛被炸得凌空翻轉,官兵頭腦中的實戰意識一如空氣中彌漫升騰的硝煙越來越濃。(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