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up id="9uyrv"></sup>
<button id="9uyrv"></button>
<sup id="9uyrv"></sup>
<samp id="9uyrv"><em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em></samp>
<sup id="9uyrv"><div id="9uyrv"></div></sup><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legend></samp>
<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var id="9uyrv"></var></legend></samp>
“世界上最好的掃雷隊伍”
發布時間:2019-04-04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點擊:638011

  “世界上最好的掃雷隊伍”

  “等我長大了,也要成為像中國軍人那樣的維和人員,早日使家鄉免受地雷的威脅。”3月28日,黎巴嫩卡德莫斯學校的學生泰拉在參加完第十七批赴黎維和部隊多功能工兵分隊組織的國際地雷日宣傳活動后說。

  2018年5月17日,中國第十七批赴黎維和部隊多功能工兵分隊從云南省玉溪市出發,前往黎巴嫩執行為期1年的維和任務,主要負責掃雷排爆、工程建筑、醫療保障和人道主義援助等任務。

  “迎著戰火硝煙,飛越萬水千山,中國藍盔讓國旗更加鮮艷……”正如這首歌里唱的那樣,維和工兵分隊官兵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出色完成各項任務,總結形成了“篤學精忠,實戰精技,大愛精誠”的新時代掃雷精神,創造了最快時間通過掃雷和排爆資質認證、最短時間上雷場、最快時間排除首枚地雷等紀錄,被聯合國地雷行動協調中心業務主管皮納爾譽為“世界上最好的掃雷隊伍”?,F任聯黎部隊司令科爾將軍專門題詞稱贊說:“聯黎部隊為擁有中國維和軍人而感到驕傲。”

  “中國掃雷分隊是完美的”

  聯合國規定,要上雷場作業,必須先通過掃雷資質認證。分隊官兵部署到任務區后,只經過短短一周的實地訓練和場地熟悉,便一次性通過了掃雷、排爆兩項資質認證。

  2018年6月4日,聯合國地雷行動協調中心派出3名考官對分隊官兵的掃雷、排爆能力進行全面考核,考核過程極其嚴格。分隊官兵必須做到程序操作絲毫不差、專業知識對答如流,才能拿到開展掃雷作業的“上崗證”。

  6月的黎巴嫩驕陽似火,地表的熱浪幾乎讓人眩暈,高強度的考核令作業手揮汗如雨,厚重的防護服早已濕透。“報告,信號源已探測并標記完畢。”掃雷作業二組組長李駿手持探雷器,完成了對模擬信號源的標記。隨后,考官對信號源標示情況進行了檢查:標示位置全部正確。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面對實實在在的雷場,我們必須確保準確無誤、萬無一失。”李駿是第五次到黎巴嫩執行維和任務,他曾在之前的考核過程中技驚四座。2010年他在黎巴嫩執行維和任務時,考官比拉爾隨手將一把圖釘分散埋入地下,要求李駿進行探測標定。不到兩分鐘,李駿便將埋有圖釘的6處位置準確標出,他的表現讓現場的考官紛紛豎起大拇指。

  經過4個多小時的多課目連貫考核,維和官兵一次性通過了掃雷、排爆兩項資質認證。參與考核的聯合國地雷行動協調中心業務主管皮納爾贊嘆說:“中國掃雷分隊是完美的。”

  “停止作業,更換作業手”

  通過資質認證考核,意味著維和官兵可以正式進入雷場作業。

  “我比想象的還要緊張,還好有副組長一直在旁邊鼓勵我。”作業手陳忠洪興奮地說,2018年6月11日,這一天他排除了執行任務以來的第一顆地雷。

  “真實的雷場不像我們平時訓練,錯了還可以重來,我們只有一次機會,一個個小小的失誤可能就是一次雷場事故。”他說。

  為了克服雷場上的恐懼心理,分隊采取干部帶組長(副組長)、組長(副組長)帶組員掃第一顆地雷的方式,讓作業手都能夠早日遂行掃雷任務,這種方法效果很明顯。在進入雷場一周后,所有的作業手都有了掃出第一顆雷的“戰果”。

  當地時間2018年8月10日,作業手劉浪在雷場碰到了一枚“遺失地雷”。

  “報告組長,已作業到最小雷距,但未發現信號源!”隨著作業手劉浪在對講機里傳來的報告聲,雷場的氛圍變得緊張起來。

  在一片雷場中,已發現的兩枚地雷之間的最小距離稱為“最小雷距”。當作業手作業到最小雷距還沒有發現信號源,就可能出現地雷“移位”、地雷深度超出探雷器感知范圍,或者是被動物亂竄引爆等不明情況。

  接到報告后,作業一組副組長沙瑪世格迅速來到作業手的位置,再次檢查現地情況,確認沒有信號源以后,便要求劉浪按照“遺失地雷”情況進行處理。

  按照標準作業程序,處理“遺失地雷”需要進行全面挖掘。雷場土質堅硬,不到20分鐘,劉浪渾身衣服都被汗水濕透了。“停止作業,更換作業手!”為了讓作業手保持充沛的體力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副組長沙瑪世格下達了更換作業手的指令。

  經過3個多小時的不間斷挖掘,終于在前進1米后,于地下近40厘米處發現了一塊地雷引信殘片,這個深度已經超出探雷器的感知范圍??吹降乩滓艢埰?,現場的作業人員都如釋重負,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

  “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

  “監督員同志,地雷銷毀前準備完畢,請指示。”

  “3、2、1……起爆!”隨著現場監督員王云龍一聲令下,掃雷作業一組組長劉權按下了起爆按鈕。一聲巨響,山間升起幾股濃煙,6枚防步兵地雷被一次性銷毀。

  當地時間12月21日這一天,對分隊掃雷官兵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天。截至這一天,分隊官兵已累計發現并成功銷毀地雷809枚,單批次掃雷數量首次突破800枚,超過前15批掃雷數量總和,書寫了安全高效掃雷新的紀錄。

  雷場上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挖掘都攸關生死,必須思想高度集中,心細如發,才能確保絕對安全。一次作業中,在作業手黃仕發的身后,掃雷一組組長劉權目不轉睛地盯著他,不時給予鼓勵、提醒和指導。

  “雷場地面濕滑、土壤黏性增大讓雷場情況更加復雜,我們必須嚴格按照掃雷作業標準程序作業,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才能確保萬無一失。”劉權說。

  12月的黎巴嫩全面進入雨季,連日陰雨,雷場濕滑,特別是土壤濕度變大,黏土時常與地雷粘在一起,增加了作業難度。針對掃雷作業安全形勢和官兵思想心理變化,分隊積極開展向掃雷英雄杜富國學習活動,讓大家在學習實踐中不斷鑄牢信仰根基、提升實戰能力。

  “惡劣的天氣給作業進程帶來了較大影響,增加了安全風險,但只要一想起排雷英雄杜富國的那句‘你退后,讓我來’,我們都以能夠成為一名掃雷作業手而驕傲。”黃仕發深有感觸地說。

  身處黎以邊境“死亡地帶”,掃雷官兵不僅要直面地雷威脅,經受高溫高濕的惡劣環境考驗,還必須時刻關注當地安全局勢、繃緊安全弦。

  2018年“北盾行動”和“地道說”導致黎以邊境局勢持續緊張,雷場附近隨時可見荷槍實彈的聯黎部隊、以色列國防軍和黎巴嫩政府軍,邊境線上一聲小小的響動都會牽扯到大家的神經,極大地增加了分隊官兵作業安全壓力。

  “我們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作業流程展開作業,作業區域要插上聯合國會旗,務必在允許的銷毀時間內完成地雷銷毀任務。”負責掃雷行動的軍事副分隊長盧廷兵說。銷毀地雷時,分隊必須提前兩小時將預計銷毀時間上報至聯黎相關部門,征得聯黎部隊、以色列國防軍、黎巴嫩政府軍三方同意后,方可進行銷毀作業。

  同時,分隊官兵還要每天根據上級通報的安全情況,機動選擇行車路線,不斷更新完善各類預案,加強應急演練,確保遇有突發情況能夠靈活應對、安全處置。

  “感謝中國維和部隊對我們的支持”

  “此次活動很有意義,你們的職業精神和專業素養讓各國維和官兵收獲很大,對此我深表欽佩,希望能繼續開展此類活動,形成常態機制。”2018年9月29日,聯黎部隊西戰區司令保羅·法布里將軍在掃雷排爆聯合訓練暨戰例研究活動中說到。

  分隊官兵在完成掃雷任務的同時,與柬埔寨、法國、愛芬營、意大利等國維和部隊多次組織雷場現地教學、交流研討和應急演練,幫助聯黎友軍共同提高提高掃雷排爆能力,贏得聯黎友軍的高度贊譽。

  2月19日,應剛剛輪換的柬埔寨掃雷分隊請求,中柬赴黎維和部隊組織了安全高效掃雷經驗研討。

  研討過程中,針對柬方輪換分隊赴雷場開展作業不到一周的實際情況,中國維和官兵就如何開展安全高效掃雷作了簡報,并組織經驗介紹、實爆觀摩和現地研討。

  “中柬掃雷隊伍作為任務區僅有的同時具備掃雷和排爆資質的專業力量,加強合作交流對提高遂行任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感謝中國維和部隊對我們的支持,希望今后雙方能夠繼續加強交流合作。”柬埔寨維和部隊指揮長薩雷在研討時說。今年1月26日,科爾將軍在參加維和官兵組織的“攜手共進,逐夢和平”春節聯歡會致辭時說道:“我要向當前第十七批中國赴黎維和部隊以及指揮長石鴻輝上校表示稱贊,你們在掃雷工作以及持續對當地民眾和其他出兵國提供協助中貢獻卓著。”

  盛偉 尹博 黎鐘揚 來源:中國青年報

另类乱子伦XXXX_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_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_思思热在精品视频观看